2002 音乐洗牌

    2002 音乐洗牌 (第2/3页)

入,这对于本来就处于寒冬时节的音乐市场来说,无疑是一次雪上加霜的打击。

    但事实上,对于现在已经跌落谷底的音乐市场来说。金融危机却未必全部 ””都是坏事,甚至因为经济危机所必然带来的文化和信仰差异。还有可能因此给正处于谷底阶段的流行音乐市场带来一种新的刺激。毕竟,音乐市场已经没有什么可以输了,外来的刺激反而会将沉淀在深处的混乱重新唤醒,洗牌之后的音乐市场也许会焕发出全新的生命力也说不定。

    在此之前音乐从业人员都是当局者迷,他们站在音乐领域对整个市场的未来走向指手画脚,但他们都忽略了相当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现代社会里的音乐和电影一样,虽然已经成为产品,但它的制造过程却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产品。音乐和电影归根结底来说,无论是流行、商业还是严肃、真挚,都是一门感性的艺术,没有灵感、没有即兴、没有想象,就不会有音乐或者电影作品出现。

    因此,这几年音乐市场的低迷,固然有盗版和数字音源的因素在其中,但最主要的音乐还是音乐品质的底下,导致了歌迷消费音乐产品兴趣的下降。最明显的对比就是,在金融危机之后的美国市场里,“五”这张专辑依旧卖出了六百八十万的彪悍数字,更不要说之前的“四”处于整个混乱低谷中的音乐市场取得神话式的销量了。

    这就回到了近年来音乐市场上不断强调的一句话:音乐为本源!

    格莱美正是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们意识到了撇开商业利益不说,真正出色的音乐才是市场的核心,这也是埃文贝尔能够成为格莱美宠儿的根本原因。而这一次的金融危机,对于流行音乐产业来说,有可能出现的最大利好消息,就是文化变异所”大艺术家 ”带来的创作新视角。于是在经历了两年的低谷之后,格莱美决定下狠心给美国音乐市场一个教训,这就出现了第五十一届格莱美上英美两国音乐的鲜明对比。

    一方面是英国老中青三代表现均衡的完美答卷,一方面是美国残破不堪老将出马的惨败答卷,结果一目了然。

    众所周知,真正的艺术是来自于动荡来自于冲突,只有艺术细胞发生碰撞,才能迸发出灵感的火花,越是穷困越是动荡的环境,越能够产生伟大的艺术作品。音乐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窗口,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流行音乐,其某个繁荣阶段绝对不会是孤立地,往往和当时那个时期的某个政治事件、经济变化所息息相关。不止音乐如此,包括文学、电影都是这样的,比如说美国七十年代的反战情绪诞生了摇滚的第一个繁荣时期,就是如此。

    而这一次的金融危机,显然就是这样一个历史事件,经济的变化,必然导致文化的变化,而文化的差异则会带来思维方式的变化。与此同时,近年来流行音乐越来越趋向无聊的原因又是什么?其实就在于信仰的缺失和文化的枯竭,使得许多音乐人,只能在没有经历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