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5 头脑风暴

    2035 头脑风暴 (第2/3页)

  “种子?可是你要如何控制种子的成长呢?准确来说,按照我们的愿望成长。”坐在沙发上的克里斯托弗-诺兰,终于开口了,他对于埃文-贝尔的构思很快就明白了,并没有再创意方面继续纠缠,而是思考了可行性之后,又进一步推进。

    埃文-贝尔抬了抬眉眼,也从自己的思绪走了出来。“克里斯。你知道,在心理学方面。其实很多事情都是有迹可循的。比如说,你小时候溺水过,也许你就会留下阴影;比如说,你曾经被枪击中过,所以你听到打雷的时候就会下意识地畏缩……”这些都是很基本的心理学,但是从基本往深层次延伸,就会变得很复杂,“如果说要改变一个人的思想,按照我们所构思的方向发展,那自然不是那么容易的。但我们可以去分析这个当事人,然后按照这个人成长的经历、性格的形成特征去分析,在他成长过程中到底什么事情是起决定性因素的。然后,我们就在这个决定性因素的位置,种下一颗种子。”

    后面的话埃文-贝尔没有说,克里斯托弗-诺兰就知道了,其实就是找准心理因素的关键,“可是这个改变究竟能够有多大效果?”

    埃文-贝尔耸了耸肩,“当然不可能太大,如果真的可以达到任意控制一个人性格的程度的话,那么世界就要毁灭了。我想,只是一个在成型的性格基础上,发生一点点轨迹的偏移。”

    “就好像飞行轨迹一般,原本的直线距离只是发生了一度的微小偏移,最开始时看不出来,但是未来的发展轨迹却是会偏离轨道越来越远。”克里斯托弗-诺兰立刻就在脑海里模拟出了立体的物理模型,推断出来。

    埃文-贝尔却是摇了摇头,“不,这还是有区别的,如果是主要人格,那么这是很难被控制的,即使产生影响,也很难改变。”埃文-贝尔说到这里顿了顿,搜刮出脑海里的记忆,“比如说‘飞越疯人院’里的麦克墨菲,他最主要的性格就是对自由的向往,而他很多行为动作都是因为无法忍受束缚而导致的产物。那么,我们能够改变的,可能是他反抗束缚的手段,却不能让他放弃反抗,因为向往自由就是他根深蒂固的追求。”

    克里斯托弗-诺兰立刻就明白了过来,“一旦他放弃了这种追求,他就变成了白痴。”这就是“飞越疯人院”里麦克墨菲的结局,他被实行了额叶切除手术,成了真正的白痴。

    想到这里,克里斯托弗-诺兰琢磨了一下,就彷佛自言自语一般说到,“那如果是这样,就必须拍摄成为一个偷盗片了。”

    “什么?”埃文-贝尔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开口询问到。

    克里斯托弗-诺兰抬起眼睛,那双眸子里闪烁着激动的光芒,“你知道,如果我们想要通过在梦境里种植种子的方法,使得目标人物按照我们设定的方式作出改变,那这就意味着,我们将会有大量的科学技术知识需要向观众解释,”说到这里,克里斯托弗-诺兰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