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楚人江南留香久(下)

    第一百五十五章 楚人江南留香久(下) (第1/3页)

    “……杨洛锐意进取,有着常人不能及的创新决心,新作《楚留香传奇》打破常规,一举革新武侠写法,为日渐式微的武侠小说打开全新之局面。亦因如此,《楚留香传奇》才能再创新高,于全国卷起一股武侠风暴。”

    “窥一斑而知全豹,自我国开展文艺复兴以来,音乐、文学、影视、戏剧等各行各业,涌现无数例如杨洛先生等优秀人才,这代表文艺复兴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功……”

    “……迄今为止,杨洛已经向世人展现非比寻常的文学天赋,而两本畅销书的优异成绩让他于文坛崭露头角,自成一股新锐势力,引来不少圈内前辈们的青睐与关注。或许假以时日,这个年仅十八岁的少年,未必不能成为新的一代文学大师。且行且看,我们拭目以待。”

    这篇标题为“文坛新势力,作家杨洛!”的报道中,全文不吝笔墨的对杨洛大肆赞扬。

    当然,也少不了打官腔的地方。

    有必要说明的是,《华夏作家网》是“华夏作家协会”名下的媒体。

    这意味着,这篇报道的出现,出自作协的授意,也意味着杨洛再次进入了他们的目光中。

    能吸引到作协的目光,这也实属正常。

    少年作家常见,可是本本书皆是畅销全国的少年作家可就罕见了。

    事实上,作协已经不是第一次关注到杨洛。早在《三重门》发表时,他们就注意这个头角峥嵘的杨洛。

    按说《三重门》的成绩,足以让他们向杨洛发出邀请,进入作协。

    不过有时候成绩也不能决定一切。

    杨洛的头角实在是太峥嵘了,剑走偏锋的《三重门》以及他狂傲的性子让协会内不少老前辈感到不喜,顾虑这些人的感受,邀请他进入作协的事也就暂时搁下了。

    然而这次《楚留香传奇》的畅销,又把这个搁置的问题给提上台来了。

    成绩不能决定一切,可无论是作家还是什么家,到底还是要看成绩说话的。

    《三重们》和《楚留香传奇》的惊人成绩,让杨洛进入作协绰绰有余。

    网上已经有不少牛肉粉在非议了,为什么杨洛没有进入作协。

    此世的作协跟杨洛前世的作协可不同。

    尽管自推翻清王朝,华夏建国以来,国内发生过不少政治革命,甚而江山变色,姓资变为姓社,可是大的文化革命却是没有一起,作家文人兀自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良好的社会福利,还具有参政资格(放放嘴炮)。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你得先进入作协,成为会员,不然一切休提。

    全国有多少作家想进入作协?

    只能说不计其数!

    而作协高高的门槛把无数人拦在了外面。

    不过现在,杨洛的一只脚已经踏进来了,要不要让他另外一只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