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灭国方略(下)

    第五十八章 灭国方略(下) (第2/3页)

国才能与齐国接壤,才能对齐国用兵。

    “灭齐之后,大秦与楚国接壤处便多,更便于用兵,要灭楚这容易了。”白起接着剖析。

    楚国太大,东西相距甚远,号称“五千里之国”,而在最西边与秦国接壤处并不多,是以,若秦国眼下要灭楚的话,很难击中楚国的要害。这也是秦国压着楚国打了上百年,楚国却是伤而不死的一个重要原因。

    灭掉齐国之后,秦国的疆域就东临海滨,与楚国有着广阔的边境线了,要对楚国的要害下手就容易多了。

    “燕国之所以后最后灭,是因为燕国地近北方,灭燕之后,就要对付胡人。”白起最后剖析,道:“是以,燕国最后灭,北方的胡人可由燕国来抵抗,大秦更便于集中全力扫灭列国。同时,灭燕之后,大秦的实力已经集中,若是胡人敢来放肆,就打过去便是。”

    燕国虽弱,却是抵抗北方胡人的屏障,留到最后来灭可以令秦国更便于集中力量。若是先灭燕国的话,秦国就要分出一部分兵力来抵挡北方的胡人,这会分散秦国的力量,对秦国不利,白起的谋划甚好。

    “善!”众人齐声称善。

    在历史上,最后一个被灭的是齐国,而不是燕国,那是因为太子丹派荆轲刺杀秦始皇激怒了秦始皇,改变了灭国顺序,提前灭了燕国。

    若是从战略上来看的话,提前灭燕国对秦国并没有好处。因为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灭燕国一共分为两部分,先是王翦攻占了燕国都城蓟城,然后再有王贲率兵追入辽东之事。

    这就是灭一国而两动兵马,消耗太大了些。当然,太子丹已经把刺客派来了,秦始皇差点丢了性命,若不及时灭燕,无以惩戒燕国,这是不得不为。

    如今,燕国的太子丹还年小,不可能派出荆轲来刺杀秦异人,不必提前灭燕,留到最后来灭最为合适。

    “每灭一国,先得进行邦交,把这国孤立起来,使其无法获得援助。”范睢终于抢到说话的机会了,语出惊人。

    “善!极善!”众人齐声称善。

    “呵呵!”秦异人大是欢喜,赞赏一句道:“丞相不愧是提出远交近攻之策的智士呀,这一手够狠!”

    “臣的远交近攻之策虽好,若无君上用‘各个击破’完善,臣也不会提出此策。”范睢谦逊一句。

    范睢的“远交近攻”之策的确是千古奇计,可是,并不完善。在秦异人初回咸阳时,秦异人就提出了要补充四个字。那就是“各个击破”,使得远交近攻这一奇策更加完善。

    如今,是该展现这一奇计的威力了。

    “自从苏秦提出合纵以来,合纵一直令大秦极为头疼,时不时就会死灰复燃。如今,大秦要扫灭列国,更得提防合纵死灰复燃,丞相所言极是有理。”尉缭眼中光芒闪烁,道:“这事可交给顿弱和姚贾去处置。君上可给他们重金。令他们放开了手脚收买天下读书人,为大秦宣扬国策。他们可以大量收买列国重臣,若是不能收买,就派出刺客杀之。”

    尉缭这话,概括起来说是“重金在前。匕首随之”。历史上,也正是尉缭提出此策,令秦国从中受益无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