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八章 河间(二十七)

    第三百六十八章 河间(二十七) (第1/3页)

    “基础设施的投资活动始终不见减少,导致建筑材料的价格始终坚挺。砖头、水泥、石灰、木材的价格始终没有大的跌幅,但铁和钢的价格大概随着铁路轨道需求的减少而下降了很多,并且跌幅还不小。去年(1667年)出售给铁路机械加工厂的平安生铁,比起1655年时的价格已经猛跌了40%以上,重钢轨、轻轨、锰铁、碳钢等传统钢铁制品的价格同样有小幅度的下跌,大概在5%-25%之间的样子,锚链、马口铁、锰钢的价格却一涨再涨,令人有些意外;煤炭的价格由于黑金岛、黑山乡等地煤矿的开采,价格多年以来一直处于阴跌的态势,每年的跌幅虽然都不大,但下跌的趋势却甚少改变,这或许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我们国家在煤炭供给方面异常充足……”

    “谷物的价格被控制得死死的,马铃薯、玉米和豌豆的价格由于拉普拉塔地区西班牙种植庄园的兴起而支撑不住,已跌至近年来的最低点,但除此之外的其他食品价格稳定得令投机者为之绝望。小麦、大麦、燕麦、黑麦、水稻、玉米的价格比起十年前只小幅下跌了5%左右,大豆的价格也只上涨了10%。种种力量在努力维持着东岸国内食品的价格,南非高粱、小麦的虎视眈眈,秘鲁玉米、谷物的垂涎三尺,拉普拉塔大草原上粮食种植庄园的缓慢增加,都起着压制食品价格的作用,但国家每年增加的海量人口对此起了对冲作用……”

    就在《真理报》主编孙悟本坐在科连特斯城内写着稿件的时候,远在大雷泽(即伊贝拉沼泽)另一侧波萨达斯城内的其最大竞争对手、《生意人报》主编、邵树德之子邵正光正一边与下属们谈笑风生,一边琢磨着稿件的内容。作为经济类报纸中的一哥——好吧,其实国内目前也就这一份上档次的经济类报纸——《生意人报》一贯以来就是从经济角度看待问题,比如这次《真理报》的孙悟本从农村合作社的角度谈起未来东岸农业的发展和农村体制的转型,这种报道方式就不是《生意人报》所擅长的,他们更擅长从物价变化、工厂生产规模、进出口贸易等层面来叙述事实,两者的区别还是相当不小的。

    邵正光今年也三十岁了,是邵树德的第三子,与两位光彩夺目的兄长比起来,他本人的事业似乎有些过于平淡。不过,在《生意人报》报社干得非常愉快的他,却还不喜欢大哥、二哥的那种生活呢,在报纸上指点江山、操控舆论、引领潮流,才是他最喜欢的事情啊!

    “……部分商品价格下跌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除生产过多之外,作为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通货之一的黄金价值三十年来始终保持稳定,也是物价下跌的重要原因之一——当然这在东岸国内有些争论,有些人认为黄金价值始终不变是物价下跌的主要因素之一,但有些人却认为这只不过是四五种不甚重要的因素之一罢了——诚然,在执行金银复本位制的东岸,很多人提倡收回白银以弥补黄金的差额,规定这两种金属间的比率以改善东岸与旧大陆、东岸与远东之间的金融关系,以达到稳定物价、有利于生产的目的。这是一种很有趣的想法,但我们似乎也有另一种方法,即加大黄金的产量……”

    “铁岭金矿多年来一直兢兢业业地执行着为国家供应黄金的任务,其年产量一度达到了惊人的450千克,波谷时也有超过200千克。另外,南非的黄金也不是无足轻重的,义成地区行署专员邱海洋的报告为国家贵金属管理总局的官员们打开了通往新世界的大门。但国内有识之士警告斯威士人地盘上的黄金储量存疑,产量也极不稳定,并不能使商品价格‘立即回暖’。他们认为,与其追逐虚无缥缈的南非黄金,不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