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混沌的时代——第十章:历史的拐点(1)

    第一卷:混沌的时代——第十章:历史的拐点(1) (第2/3页)

在下之幸!”

    那丑男人正是叶其雨,他

    量了李文革一番,嘴角露出一个不屑的神情,冷冷道有请你进来,内人心善,你却不要错会了意……”

    这时那少妇走了进来,歉意地冲着李文革一笑,然后转身对丈夫道:“你去给大哥道个歉,请他进来!”

    叶其雨眼睛一翻,干巴巴道:“不去!”

    那妇人顿时气结,李文革心中暗自思忖,看来此人却是个心高气傲之人,只不过不知道学问如何。他眼珠一转,突然想起一个历史是十分有名地谬误来。

    他缓缓开口道:“叶先生,在下曾经遇到过一位算学之士,曾向其请教四边形状的面积算法,这位先生告诉在下。只需将对面两边长度之和分别减半,再相乘即可,却不知这算法可对?”

    叶其雨顿时大摇其头:“放屁……放屁……坊间骗子地话也信得么?”

    那少妇却轻轻拍了丈夫一下,嗔道:“客人在此,说话留意些……外间均是这般算法,人家因袭了。也是学自先人遗法,又不是自家的谬误,你又何必开口便如此刻薄?”

    叶其雨哼了一声,反驳道:“筹算之学不同经史,并无先圣先师万世之道可循。前人的算法筹技,多是差缪参半,只要是诚心研析之人,自然不难看出其中谬误。那人号称‘先生’,却如此以前人之法为法,这不是误人子弟,又是甚么?”

    他转过脸对李文革道:“后生,你动脑筋好好思量一番,一个正方,四边均长一尺,按照这种算法,其面积为一尺方……”

    他一面说着,一面拣出四根长度大约仿佛的草棍。在桌面上摆成了一个正方形。

    —

    李文革点着头道:“正是!”

    叶其雨冷笑着伸手将其中三根草棍的位置挪动了一下,问道:“现在呢?”

    这一回桌子上的图案变成了菱形。

    李文革暗自点头,却含笑不语。

    那叶其雨却以为他不懂:“蠢材,这面积比方才小了这许多,你还看不出来么?”

    见李文革不说话,他索性将四根草棍摆在了一条线上。怒道:“这回总看出来了吧,仍然是那四条边线,长度未有更动,如今这个四边形状面积几何?这明明已经是一条直线了,哪里还有面积可言?若按那般愚蠢算法,此时面积仍然为一尺方,可能么?”

    这个问题是中国历史上很有名地一个误会,一直到明代才改过来。李文革拿出这个问题。本来是想考量一下这个叶其雨的斤两。其实若是此人也认同这种算法,李文革便准备先打击一下他再说,让这家伙不再如此狂傲。不料此人一口便道破了这方法中地谬误,看起来即便不是大师级的人物。起码也是个对数学浸淫了不知多少年的专业人士了。

    李文革这才放下心来,他微微笑道:“原来如此,先生果然是高才!”

    叶其雨瞥了他一眼,毫不领情地道:“高才不敢当,便是稍稍用功些的小孩子,如此多摆上几次,便也都大彻大悟了。世人无知,拿着谬误当作法宝,其实都是懒学不肯用脑之故!”

    李文革点了点头:“先生说的有理,不知先生研习至今,不用筹具可能筹算?”

    叶其雨愣了一下,上下打量了李文革一番:“你此言何解?”

    李文革微笑着道:“小人曾经跟随一些化外之人研习过一些筹算之法,与我中原使用筹具计算之法大不相同,因此有意与先生切磋一番,先生可愿赐教否?”

    “哈哈哈……”叶其雨又是一阵怪笑,“原来客人是考校某来着,好,也罢也罢!既然客人想要一较高低,在下奉陪便是!”

    他问道:“你不用筹具么?”

    李文革笑了笑,自桌子上取出了一根草棍,笑道:“在下只用这一根即可!”

    叶其雨一拍桌子:“也罢,到要看看化外的蛮夷们能有何等奇妙算法!”

    说罢,他抬头道:“娘子请代为出题!”

    李文革正要说话,那妇人却是盈盈一笑,道:“客人既然有此议,想必是不放心妾身出题,不若请进大哥来,由他来出题!”

    见叶其雨踌躇,李文革笑道:“那样贤伉俪只怕又要不放心了,无妨,在下却有个法子,先生与在下,各出一个数目,在万万以下,千万以上,加减乘除各一次,最后将四个数目列出,可好?”

    这是在较量基本功。对筹算行家而言,越是数目大计算难度越高,计算速度越慢,虽然是纯粹地低级计算,但是却极考量算家的记忆和对筹具的使用熟练程度。这种比试没有甚么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