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八路军节度使——第十七章:延州新政(6)

    第二卷:八路军节度使——第十七章:延州新政(6) (第3/3页)

地节帅。

    李文革看着

    道:“五百新兵你们下放到了延安肤施两县,这个临好,不过这两个新兵营还要收回来,在延安团之外组建第二个团。暂时便叫肤施团,我们地野战兵力不足,扩充地步伐要加速,骑兵营编制暂时不动,三百人分为三都,整编要提前进行。”

    沈宸第一个发言道:“卑职反对!”

    “理由!”李文革不动声色问道。

    沈宸又快又急地道:“各营主官监军如今都已经满员,一旦拆散重编,谁升谁降是个大问题,军中不同地方,老将带新兵。谁也不是韩信,部队地战力会下降,另外,厢兵团如今编制已定,拆散之后一切推倒重来,会导致大混乱,如今强敌在外,这个时候哪怕禁兵乱了都不要紧,厢兵一旦乱了,补给出了岔子。麻烦便大了……”

    李文革赞许地点了点头:“第一个问题,禁兵部队扩充为四个营两个团,我们有四个营级建制可以安置军官。刚才我说了,中营解散,这样你们只需解决中营的监军军官安置,魏兄弟想必会有办法。

    这是为了从长远角度提升禁兵战力地改编,一时的阵痛必须忍受,暂时不打大仗,我们还有时间。拖到夏天,队伍大了,人多了,更加不好解决。至于你说的第二个问题,我的态度很简单,厢兵暂时不动,周大哥和陆兄弟合议,拿出一个新编制条件下的后勤补给支援方略来——这应该不难!”

    众人沉默良久,沈宸开言道:“重新理顺建制和指挥需要一段时间!”

    李文革想了想。道:“你们有十天时间完成整编。”

    沈宸吃了一惊:“十天?”

    李文革点了点头:“只有十天,十天之后。抽调四个步队两都兵力。加上骑兵营,我要带着这五百兵出趟远门串个亲戚。到时候需要厢兵团配合!”

    众人面面相觑,李文革对细封敏达道:“自现在起,将所有斥候收拢回来,这十天之内,骑兵营必须将庆州和延州西部的道路河流山川形势一一探明,时间紧迫,不能从容!”

    细封敏达皱起了眉头。

    沈宸若有所思。

    周正裕开口道:“厢兵按照五百兵预备辎重队么?”

    “一千兵,折家出兵五百!”李文革毫不犹豫地答道。

    “把折御卿调回来,给凌普补充一个队新兵,等到山上地整编结束,再让杨利把他换回来!但是折御卿必须在三天内回到山上,七天之内,他要做出出兵庆州的详细方略,任务很重。这十天内我要忙民政上的事务,不能分心,一切全靠你们!”

    说罢,这位大将军咧嘴一笑:“我相信你们!”

    “要打庆州?一千兵恐怕不够……”沈宸缓缓摇头。

    李文革淡淡一笑:“有人当替死鬼,一千兵足够了,若不是为了抢东西,三百人足矣!”

    他对周正裕道:“十天之内,水兵营能够由延河转移到洛水上么?”

    周正裕连连苦笑:“难……难……”

    李文革想了想:“水军可以暂时不随队跟进,但是最迟二十天后,水兵营必须沿洛水一线跟进至庆州境内……”

    沈宸深吸了一口气:“大人,整编的事情,卑职以为还是急不得,十天时间太短!”

    “十天只是整编时间!”李文革断然道,“庆州的事情一个月内必然要解决,三月底之前我便要回到山上,最迟四月中旬,我们便要出兵青岭门,到时候我不希望整编带来的混乱还没有过去!”

    沈宸愕然抬头:“四月北出青岭门?大人,我军骑兵不足……”

    “四月,我给你足够的骑兵——”

    李文革话语铿锵,掷地有声,令沈宸越发迷茫糊涂起来。

    “大人为何如此急迫?”

    一直不曾说话的陆勋诧异地问道,不仅仅是他,几乎在座的每个人都由次疑问,这位大人似乎是准备将几年时间才能做完的事情一个月内全部解决,也难怪众人会感到不解。

    李文革眼中浮现出一种忧虑地神色,淡淡道:“今年之内,我要灭掉拓跋家!”

    “不可能——”沈宸断然否决道,“大人,打仗不是儿戏,平夏部元气犹在,我军羽翼未成,今年决战,时机未到!”

    李文革摇了摇头:“我们恐怕没得选择,明年元正日之前,我军必须平定平夏四州,将北面一千里之外的那片地方掌控在手中!”

    “一千里之外的那片地方?”细封敏达皱起了眉头。

    李文革淡淡点了点头。

    “……那片能够养活五百万人二十万兵地风水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