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八路军节度使——第十八章:庆州风云(6)

    第二卷:八路军节度使——第十八章:庆州风云(6) (第2/3页)

实施的对白马县的进攻计划顿时取消,他开始全力调动手上的骑兵探查东面的敌情。

    就在今天下午,他亲率一百名骑兵,在损失了八个人之后,终于蹑着这股骑兵的行动路线追踪到了这支官军的扎营之地,经过一番详细探查之后,他的心放了下来,这支官军总人数并不多,大约有步兵三百到四百人,骑兵数十人,和庆州州兵的兵力比起来还差一些,尽管骑兵的装备很精良,但是步兵却相对较差,披甲的不多,且纪律涣散行动迟缓,所用武器也大多是木枪。

    这样一支官军,还不至于给叶吉家带来灭顶之灾。

    叶吉川厷猜测,这支兵既然来自东面,应当是延州的八路军——尽管他们没有亮明旗号,但是从那些人说话的口音上却可以探明这一点。李文革派了这么一支兵来庆州究竟目的何在呢?叶吉川厷的分析是,这个延州军阀想趁着自己和郭彦钦交手检点便宜,自己若是出兵去打白马,这支兵立刻便会袭击怀安切断自己的退路。

    李文革打得好算盘。

    叶吉族根本不信李文革敢于全军来庆州。北面的党项人始终是延州的最大敌人,在拓跋家还虎视眈眈地情况下李文革来庆州,那不是等着被人家抄自家的老巢么?

    在确实探明了周围数十里之内没有敌军伏兵之后,叶吉川厷决定明日出动主力和延州兵打上一仗。敌人的主力是步兵,在大兵团机动上不是叶吉家骑兵的对手,敌人的骑兵虽然精锐。但是人数太少,在一般情况下遮蔽战场还绰绰有余,但是面对己方优势的骑兵,敌人这点骑兵在正面交锋时并不起什么作用。弩箭虽然可怕,但是填发却很花费时间,第一波发射之后便后力难济。

    只要不出意外,这场仗倒也不怎么凶险。

    这一次叶吉川厷调动了两百帐兵,全是骑兵,八百人分成前军中军和后军。前军后军各五十帐兵两百人,中军一百帐兵四百人。八百骑兵沿着东部山谷通过十棵树向敌军营盘搜索进击。沿途杀死所有活着地人,无论是敌军骑兵还是倒霉被撞上的采药汉农或者偷越封锁线的商人马队,以确保部队行动的秘密性。

    八百人中,有一百三十三副各式

    全部装备在主力中军。这是叶吉族最贵重地镇宅之

    前军和中军之间间隔一里,中军和后军之间间隔三里,这是防备遭遇敌军埋伏时能够相互呼应支援。

    凭心而论。叶吉族无论是组织编制还是战略战术水平都还停留在极低下的阶段。他们是靠着拼死一搏的勇气和士气以及草原民族天生的勇悍野蛮打败了庆州的州军,但是在敌情分析判断和临阵指挥协调等方面,他们和中原的正规军乃至党项拓跋家兵都有着不小地差距,对敌的敏感度也要低很多,他们地一举一动落在打了一辈子仗的折德璜等人眼中都很天真可笑,对于这些常年与契丹党项死磕的折家老兵而言,叶吉族的部署几乎处处是漏洞,仗还没开打,折家兵就已经将这个原始部落当作一群死人了。

    折御卿还仔细些,他虽然也是久经战阵,却是第一次在图面计划上将敌军消灭掉,他很想测试一下这种精确计算的作战模式是否真正可行。

    根据他地计算,全歼敌军八百到一千人的兵力,己方的伤亡应当控制在一百人之内,战殁者不应该超过五十人。这一仗下来,怀安县就几乎变成一座不设防地城池了。

    ……

    三月的庆州,天气虽然已经回暖,清晨却依然有些寒意。身穿各色皮革服饰勉强成纵队行进的叶吉家骑兵们不住往口中倒着酒,以驱散这一丝轻微的寒气。

    三个月来,这些叶吉家英雄们对汉人官军的敬畏之心从强烈到轻微,再到现在的不屑一顾,走过了一个相当坎坷的历程。在怀安北部之战之前,许多人都已经做好了将性命拼掉升天的打算,若不是郭彦钦的羊马捐和通商禁令实在让这些牧民汉子活不下去了,他们是不会冒着被砍头的危险支持叶吉川厷截断盐道的疯狂举动的。

    怀安北部之战,彻底粉碎了笼罩在汉人官军头上的光环,那些年纪高迈的叶吉家老人愕然地发现,如今的官军早已不是长兴四年进逼平夏的那支浩浩荡荡盔明甲亮军纪严整战力强悍的强大官军了,那些衣衫褴褛武器破损盔甲不全的叫花子们的待遇情况似乎比之自己还有所不如。

    这样的官军,自然很难令人产生什么敬畏感了。

    行了十五六里,太阳已经升到了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