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一代天骄——第二十三章:西北的军阀(2)

    第三卷:一代天骄——第二十三章:西北的军阀(2) (第2/3页)

组织,有一整自己无法探知的应急机制,甚至有着堪比周围州郡正规军的指挥和训练。

    即使是团练武装,也装备金属枪头的木枪;而仅仅在两年前,这个州的正规军还在使用削尖的木棒作为制式装备。

    拓跋光暗自估算,若是真的遇到外敌来犯,延州征召起五千预备兵的时间绝不会超过三天。

    他没有机会接近丰林山的军事禁区,因此无缘见识更多新奇的事物,但仅就眼前这点资料,拓跋光便已经得出了一个令自己感到悲哀的结论----无论如何纵横捭阖,硬件上李文革所领导的延州确实有正面应对党项和冯家联军的实力,哪怕再加上一个宁州的张建武,结果也不会有太大的改变。

    第一次,拓跋光动了向李文革投降的念头。

    左右都是向郭家臣服,汴梁朝廷的权威远在潼关之外,李文革地军事威胁却迫在眉睫。远交近攻,这是常识性选择。

    既然打不过,就投降吧!

    只是不知道李文革会否将党项作为异族赶尽杀绝。

    从履历上。拓跋光判断李文革应该不是个嗜杀之辈。

    他唯一担心的,是李文革会对归附的党项人采取什么样地分化手段,从延州军政当局制定的逃奴法令上,拓跋光嗅到了一丝不祥的气息。

    很明显,李文革这个奴隶出身的藩镇,对于奴隶制有着天然的憎恨。

    虽然具体的方略还没有想好,拓跋光还是决定开始做些试探----若是能够保留住党项人牧马的草场,作为外族人。平夏八部就还有坐山观虎斗坐收渔人之利的本钱。

    冯家和张建武奈何不得李文革。

    柴荣就不同了……

    拓跋光深信,有柴荣在,李文革地军阀生涯绝难善终。

    拓跋家所要做的只有等待和忍耐。毕竟,这是一个拥有统万城作为立国根基的游牧民族。

    在经过多日地审时度势之后,拓跋光终于选定了第一个游说的目标----节度府行人参军事韩微。

    这是一个在李文革幕府中身份特殊的人物。虽然表面上只是一介参军,却同时有一个身为后周军方重臣地父亲。家族在陕州颇具势力。

    在李文革手下,此人似乎负责一些外交事务,往来奔波于关中的藩镇之间,颇有点苏秦张仪地风采。

    他的岳父陈夙通,则是现任的肤施县令,延州军政府的实权人物之一。

    他的妻舅陈哲,是延州最大的商号主人,据说许多军方的生意都由他垄断……

    这是一个说得上话的人。

    这一日。拓跋光乘坐一具轻辇。来到了秦府门前。

    仆人通报进去不久,便出来了。恭恭敬敬道:“主人请李官人进去!”

    拓跋光也想不到这韩微如此平易近人,一个商人居然随随便便便能够得到接见,他想了想,开始有些理解李文革为何用此人主掌外交了。

    他在亲随地搀扶下下了辇,整理好袍服,缓步走进了秦府。

    越过院落进了厅堂,却见韩微一袭绿袍,正在厅中端坐,头上戴着展脚幞头,腰配鱼袋,竟是一副整齐地官方打扮。

    拓跋光吃了一惊,不由得怔了一下。

    韩微笑吟吟看着他,开口道:“李官人何来迟也,在下等足下,可是足足等了二十日了……”

    拓跋光脑袋“嗡”的一声变得硕大无比,心中连连苦笑。自己自以为混入延州地行动诡秘而无人知晓,不料却被初次见面的韩微一口道破。

    这份尴尬只是转眼之间的事情,拓跋光一面见礼一面苦笑:“相为敌国,光怎敢贸然来见参军?”

    韩微笑着道:“使君在国朝的官衔远较微为高,但请上座!”

    拓跋光口称:“不敢”,自在客座坐了。

    他轻轻舒了一口气,道:“在下自认身份行迹并无破绽,实在是小觑天下英雄了!”

    韩微笑道:“使君入汴梁,若不声不响打探消息,自然隐秘。然则使君又是访宰相又是谒晋王,声势如许之大,微若是仍无所觉,岂不愧对李大将军的这份食禄?”

    他顿了顿,凝视着拓跋光道:“实不相瞒,使君在京师每日的行踪,皆有专人送至微案头。使君何时离京,走的哪条路,在荥阳停留了几日,购置了些什么,几时进的洛阳,几时入得潼关,微均一清二楚。”

    拓跋光倒吸了一口凉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