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一代天骄——第二十三章:西北的军阀(5)

    第三卷:一代天骄——第二十三章:西北的军阀(5) (第2/3页)

生的全部。

    对于郭威而言,所谓幸福,其实也不过仅此而已……

    争权逐利,郭威从未引为快事,若命运可以选择,郭威倒是很愿意和四个老婆若干儿女隐居乡下,渔樵耕读也好,买卖商贾也罢,平稳安顺地过上一辈子……

    然而如今,这一切都只剩下他手上的四缕头发……

    身后的脚步声响起已经有些时辰了,郭威却一直懒得回过身去,这阵子尚医局上上下下均提心吊胆,昼夜在大内伺候值班。每日亥时,换班下值的医官和起居舍人都会被相公们召到中书门下去细细盘问,皇帝吃了东西没有,吃了多少,脉搏正常不正常,体温如何,大小便正常与否,治理天下的宰相们对这些琐事一样样仔细询问不肯疏忽。\\\\\宫中的御医们自然更加战战兢兢不敢怠慢。尽管皇帝下旨不许宫人宦官靠近。他们却也不敢过分远离。

    郭威没有病,只是身体全部的零件都在发懒……

    眼皮懒得睁开,臂膀懒得提起来,手懒得写字,腿脚懒得行动,舌头懒得说话,鼻口懒得呼吸。心脏懒得跳动……

    实在是懒得做这些无聊的事情……

    “君贵来了?坐吧,这里没有外人,不用拘礼……”

    郭威没有转身----他懒,在这个世界上,值得他转身的事情实在是不多了……

    柴荣的两条腿站得已经有些麻了,听了皇帝的话。他丝毫没有客气。就在皇帝地身后撩起袍子坐了下来。

    “有甚么事情?”郭威懒洋洋问道,他知道柴荣,这个孩子很是能干,某种程度上比王峻还要能干。这几个月以来,中枢地朝政很少出现纰漏,柴荣秉政之后加大了在河工和农事上的投入,这令原本似乎忧心忡忡的冯道老头子也无话可说。中书门下有他打理,使得郭威这阵子在朝政上操的心越发少了。

    没有大事,他是不会来打扰自己的。

    郭威虽然懒了,却还不糊涂。

    “西北折从阮李文革联衔奏捷,银夏的事情了结了……”

    柴荣很清楚郭威此刻的心境。尽可能平淡地述说着西北地战报:“上月十五。李怀仁以骑兵偷袭统万城得手,举火焚之。定难军失了根基,数战失利,折杨李三路大军合围,李彝殷奉表请降。平夏三千残兵解甲束手,在折令公押解下来京,如今已在途中。\\\\\李文革表奏折德源为银州刺史,杨重勋为绥州刺史,并三家有功将弁的叙功折单,都已经呈到了中书枢密……”

    他平淡地说,郭威静静地听着,没有丝毫的表示。

    柴荣说罢,静静地等着郭威说话。

    “不仅是这些吧?”郭威轻轻抚着手中的头发,语气萧索地道,“若仅是捷报,封赏擢晋中书应该已经议过了,说罢,还有什么大事?”

    柴荣咽了口吐沫:“冯继业出兵占了白池,李文革在契吴山西麓布兵警戒,因为冯家也是国朝藩属,没有诏命,李文革不好出兵驱赶,因此上表请伐……”

    郭威嘴角一扯,浮现出一丝笑容:“这个桀骜的李怀仁,何时变得如此守规矩了?进兵的方略,只怕他早就谋划好了吧?”

    柴荣也笑了:“李大将军地顾虑也不为无因,范相以为,平夏覆灭之后,八路镇已然节制延庆宥夏四州之地,若是再命其出兵白池,则盐州乃至灵州,恐怕也将落入文革之手。这个藩镇太大了,比原先地定难军还要大,若是连折杨两家一并算进去,三家联军盘踞的地盘有十余个州郡,比北汉国土面积还要广大……”

    “范质想怎么处置?”郭威依旧懒洋洋问道。

    “朝廷遣大将、出禁军,以李文革料理粮秣后方,攻伐灵州,迁冯继业于内镇,在灵州任命刺史,一举解决这个毒瘤……”柴荣苦笑着道。

    郭威听了,并没有立即答话,过了一阵方才道:“李谷一定是反对了……”

    “不错……”柴荣叹息道,“李相以去岁泰宁军之役糜耗国帑粮秣过甚为由反对用兵,自京城到关中,再到朔方,运一万兵上去最少需要三万民夫运送粮草,实在是不划算。若是李文革能够独立解决,自然还是用他的兵好……”

    “王溥没有说话?”郭威问道。\\\\\

    柴荣道:“说了,王相支持范相,他说自今春以来,折从阮李文革用兵,虽然没有动用禁军,但延州方面自淮南买粮幅度加大,造成关东一带粮价持续上涨。实际上也是给朝廷财政增加了困难的,既然如此,索性此番盐州之役以朝廷禁军为主力,西北盐道,还是掌握在朝廷手中比较放心!”

    “枢密方面,是什么意见?”郭威继续问道。

    “王仁镐是主张动兵地,他是禁军出身,闲得久了自然想动。不打仗,这群丘八就没有晋级升爵的出路。”柴荣解说道。

    郭威点点头。又问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