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一代天骄——第二十五章:君权神圣(7)

    第三卷:一代天骄——第二十五章:君权神圣(7) (第2/3页)

这么好,但是相对其他名次靠后的考生而言,也还是有区别的。

    探花郎高绍良径直除节度府转运司水路转运曹水文测绘科主簿,正八品上,属于节度府直辖官员。榜眼赵垣除金城令权知金城县军政事,正七品下,是外任县官里面品秩最高实权最重者。

    但是作为状圆地周茂生的任命,却始终未曾发布。

    发榜后整整十天,周茂生一直耐心地等待着。他自忖即便自己不能像高家小衙内那般留在节度府为官,像赵垣一样实领一县却也不错。从他本心而言,他倒宁愿踏踏实实下到县里实实在在历练一番,帅府官虽然清要,论起实权终归不及外任官。他甚至已经开始猜测帅府会将自己遣往哪个县,延安肤施两县的长令自然是不可能的,金明、丰林两县的县令如今也出缺,目前都是由县丞代掌,这两个县都是有可能的。

    然而帅府很快便用任用文告打消了他的念头。原延州布政曹从事张鼐除金明令,权知金明县政事;原延州布政曹司农科主簿崔褒升任布政从事,原金明县县丞粱宥调任布政曹司农主簿,原临真县令姚明义调任丰林县令,权知丰林县政事;原丰林县县丞卫国铭检校临真县令,权知临真县政事。

    眼见这两个空缺转眼便被补上。周茂生只好将目光投往了外郡,夏州宥州都缺县官,这一点他心中有所准备,不过他觉得既然赵垣都能出知金城,自己应该不至于被打发到那种苦哈哈的地方去……或许,庆州的高绍圆州判会要自己也说不定。

    这种忐忑地心情,一直保持到他见到李文革为直。

    他是状圆,太尉亲点,帅府谒见是免不了地程序。然而令他意外地是。李文革见到他后一句多余地废话也没说,直接发配了他的差事:“秦长史的书房里调阅了所有今科秋闱士子们的卷子,你去一一审看仔细。从中挑出两个做你的佐吏。”

    “佐吏?”周茂生糊涂了。

    “从九品书令史,入直节度参军会议,是个清要地差事……”李文革简单地说道。

    “哦!”周茂生心中一沉,他想来想去却没有料到自己的官职最终竟然只有九品,虽然是参与机密的内官,但终归和他状圆的身份不大相符。

    “太尉有命,茂生不敢辞,不过茂生自知文章平平,案牍之事。恐非学生所能胜任……”

    李文革大感奇怪地看着他:“谁说要你做案牍之事了?”

    周茂生哑然。

    李文革想了想,这才领悟到周茂生是误会了,他失笑道:“是我说的不清楚,我是叫你去本科的学士当中挑选两个人来做从九品书令史,他们是你的佐吏,听你差遣,至于你的职份,长史书房原本议了个勾判曹主事,我驳了回去。自今日起,你便在内府供职,官昭文参军事!”

    周茂生“啊”了一声,他万没想到李文革竟然将自己留在身边了。他是韩微提携起来的人,岂能不知道“昭文参军事”是怎么一回事?顿时躬身道:“韩公于茂生有知遇之德,茂生不才,不敢与韩公同列!”

    李文革笑了笑:“不要动不动就弄那么些礼数出来。韩微卸任昭文院,这是迟早地事情,外交和宣传都是紧要权柄。不能掌在一个人手里。我是征求了启仁的意见才作此决定的。昭文参军事地接替人选,启仁也属意于你!”

    他这么一说。周茂生便不好再辞了,他脸上讪讪地道:“其实学生是指望着外放一县,伸展伸展拳脚的。三年为期,若不能大治,学生甘当军法!”

    李文革皱了皱眉头,苦笑道:“我能理解,不过如今缺人的地方可不止地方上。我这个节度使直辖的九个参军现下只有两个到任,掌书记、令史、书令史全都阙置。昭文院是个紧要所在,四州二十八县舆论宣传风俗教化全在这里面。咱们的科举秋闱可不是三年一搞,而是年年都要搞,未来还要添格致、化学诸多学问,这可不是小事情,我这数年心血,毕生心愿,都要着落在这上面最终化作果实。都没有人来做,我这个节度使不成光杆司令了么?”

    周茂生虽然不知“光杆司令”是什么意思,但是却也听出李文革心中对于此事看得颇重。这时候再辞便是不识时务了,他躬身应命道:“学生必不负太尉所托!”

    目送周茂生辞了出去,李文革的脸色凝重了起来,他伸手招了了招跨立在院落中的张桂芝,张桂芝急忙快步走进了外厅,平胸行礼:“大人!”

    自从平夏之战结束,细封敏达率部北上,康石头便不再兼任李文革的亲兵队指挥,对于这个性情坚毅作风果敢的年轻人,李文革视之为大将之材,因此李文革强令他以骑兵独立营指挥职务诩麾校尉军衔带职进入六韬馆学习,他地亲卫位置则由张桂芝接任。

    作为康石头在战场上最默契的搭档。张桂芝在战场上堪称勇将,不过他对目前自己所承担的职责之重大显然认识不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