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一代天骄——第二十七章:战争的脚步(2)

    第三卷:一代天骄——第二十七章:战争的脚步(2) (第2/3页)

。赵匡胤心中暗自计算,若是八路军全军的素质都是这种情况的话,那么李文革手中的兵力就算仅有一万人,却也足以媲美某些号称带甲十万的地方诸侯了。

    这些延州士兵身上还有一件事令赵匡胤颇为.讶异,他所见到的所有身穿军服的人,无论披甲与否,都毫无意外地在左臂上缠着一缕生麻带子。

    来之前赵匡胤.曾经对延州的军事制度做过一番了解,去年也曾当面向李文革请教过,因此自然知道延州官兵右臂上臂章符号代表的是军衔官阶,然而如今左臂缠麻,这却又是什么意思?

    赵匡胤无意间扫到自己身上的生麻坎肩,不由得心神剧震,一拉马缰收住了坐骑,立在当地起呆来。

    生麻成服,谓之斩衰,乃周制丧仪五服之,诸侯臣下为天子居丧,方着此服。

    八路军全军,竟是在为刚刚逝去不久的大周天子郭威举丧。

    一路行来,途径州县无数,无论官民军弁,皆是常服,歌舞依旧,这也难怪地方上不敬,一方面皇帝驾崩的消息传到地方州县需要一定时间,另一方面战乱之世礼乐崩坏,老规矩早就没有多少人当回事了,更何况大周建政不过三年时间,中央的权威还远未强大到能够恢复礼法的地步。

    还有一个原因,制作那么多的丧服,需要一笔不菲的费用,这在地方政府的账面上绝对是一笔额外支出。

    不过很明显延州方面很巧妙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他们给每个士兵了一条生麻带子,以替代生麻制成的上衣,用以象征斩衰之礼。

    让赵匡胤感到震惊的是,朝廷礼部的专使此刻即便出了也应该还在路上,是否进了潼关都还不好说,自己是走在了最前面的,昼夜兼程赶路过来,而八路军居然已经全军举哀了,也就是说最少在三天前他们就已经得到郭威病逝的消息了,作为一个边郡藩镇,这情报能力也未免太强悍了些。

    同时,他的心中也有些不是滋味,郭威做了三年皇帝,于中原州郡的官吏黎庶多有恩惠,然而他死之后,地方上对这位皇帝的驾崩漠然的很,反而是在这个郭威生前没有拨过一文钱粮施过丝毫恩惠的化外之地,一支完全不属于朝廷正规军编制的藩镇军队,从上到下在哀悼这位开国皇帝的大行。

    ……

    站在八路军节度府的白虎节堂里,赵匡胤脚跟一阵阵虚。

    再怎么说,这也是一镇节堂,军机重地,就算赵匡胤是天子近臣禁军重将,却也从来没有进过这等秉持着军国重器的所在。枢密的节堂自不必说,就是禁军都司和地方节度的节堂,平日里也是严密关防对象,这里不但存放着重要的军事机密文件,同时也是重要军事会议的所在,可以说是一军之重莫过于此。

    自他在节度府外报名请见之后,不过是按照规矩在大门处登了个记,就在一名胸章上写着“内卫”字样的军官的引领下穿堂越进来到了这里。

    一路上在这位姓张的致果校尉引领下便再未遇到任何盘查。

    一进节堂赵匡胤便看到了李文革,不过此刻这位八路军的太尉正背对着他,用双手摁着一幅占去了节堂大半空间的木图一面审视一面听一个年轻的军官说话,赵匡胤上下打量了那个年轻的军官一眼,从臂章上看出这个军官也不过是个致果校尉,年纪不过二十上下,然而面对李文革这个一军大帅,却没有丝毫忸怩畏惧之色,操着西北口音一面讲述一面拿着手中的一根棍子在木图上比划。

    “……河东的兵力主要分为三部,一部为太原禁军,以四朝元老义成节度使白丛晖为殿前侍卫亲军都指挥使,中军驻扎在晋阳城内,总兵力号称三十六营,实际兵力不足八千人,右军驻扎在隆州团柏,十八营五千人,由武宁节度使殿前马步军都指挥使张元徽统率;左军驻扎在汾州阴地关,十八营三千人,由殿前控鹤军指挥使郝贵统率,另一部为黄泽关大营守军,大营招讨使为李存环,辖兵三十营,七千人到八千人;第三部便是驻防代州岚州一带的岢岚军、宁化军、镇雄军三镇,岢岚军号称三十六营,实则已被府州折帅打残了,不过是些残兵和新壮,战力孱弱,实际兵力恐怕连三千都还不到,驻扎在宪州境内,由宪州刺史韩光愿统率;宁化军驻军岚州西北,有兵三十六营,其中十二营为汉兵,另有编练羁縻之二十四营部族番兵,实际兵力将近七千人,由岚州刺史郭言统率,镇雄军驻军代州,有兵二十四营,实际兵力四千人到五千人之间,由防御使郑处遣统率。另外还有一些驻防兵力,如汾州贾胡堡驻兵三营,高壁岭驻兵两到三营,兵力在千人上下,扼守阴地关禁军左军侧后,控制雀鼠谷道,为郝贵部看守粮道,此外各州州治各驻兵两营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