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六章 傅山真迹

    第四百五十六章 傅山真迹 (第2/3页)

法家所书极为罕见,而如果这幅卷轴真的是傅山所书华严经,那么足以证明了傅山对于佛学的了解,其珍贵程度,难以估量。

    此时此刻,陈逸已然迫不及待的展开接下来的绢本,只见这上面的内容远远出乎了他的意料之外,这不是傅山所手抄的华严经,而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华严经一些东西作出的一些解释,这一种对于华严经的释文,已然比单纯将华严经内容手抄下来更加的珍贵,更加有着文化意义。

    “华严经云:普眼菩萨白佛:普贤菩萨今何所在?佛言:普贤今现在此。……”

    看完了这第二段的释文,陈逸再看下面的内容,忽然愣住了,因为这与下方的内容可以说与华严经没有一点关系,这简直让人无比的奇怪,如果仅仅是其他的经文倒也罢了,偏偏与华严经相连的下一段文字是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这根本与华严经完全不相符的东西,一个是经书,一个是唐代诗人张若虚寄托感情的诗文。

    说起这张若虚,可是与贺知章,以及草圣张旭等人结为吴中四士,他所作的诗文,现仅存二首,尤以这绢本上的《春江花月夜》最为出名,以此诗奠定了他在唐史诗上的地位,被世人赞为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如果这首春江花月夜与华严经不相连的话,陈逸的惊异或多或少还能减少一些,毕竟可以通过装裱将两幅不同的字画合二为一,可是一在,他看得清清楚楚,这华严经与春江花月夜根本就是完全相连的,没有经过任何的装裱,可以说是傅山在一个绢本上完整写出的。

    整幅手卷以草书居多,但是其中却也夹杂着其他不同的字体,往往这一段是草书,下一段便是篆书,花样繁多,而且文字笔墨浓淡,也极为不一,而能够证明这两段不同的文章是一体的,除了整个绢本是一体的之外,还有傅山的款识,在华严经释文之后,并无任何款识,而在这首春江花月夜之后,却是有着傅山书三字。

    陈逸看着这两段风格以及味道完全不同的书法,心中回忆着傅山的信息,傅山所流传下来的书法,也是非常稀少,每一件都是不可多得之物,哪怕是他也没有见过几幅。

    不过据高存志曾说,傅山喜写杂书,所谓杂书,有着两方面的意义,首先,是内容比较多样,往往其中有自作诗文,笔记掌故,摘抄旧籍,以及点评人物,往往兼而有之,东一条,西一段,整幅作品根本没有统一的主题与体例。

    不过他所见的那些书法,都没有这所谓的杂书,看来,高存志所说的是真的了,从这前一段是华严经,下一段便是唐诗来看,足可以证明这是杂书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