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首辅离京 枯燥有趣

    第二百四十二章 首辅离京 枯燥有趣 (第2/3页)

这个叫法,可怜两个人年纪才差了不到五岁而已,却被人叫成父子。

    尽管万历皇帝没有给出明确的态度,但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的侄子冯友宁却露出了冯公公的口风,说张四维这人可靠。

    如此一来,张四维的次辅之位似乎已经板上钉钉,作为竞争者的申时行则表现的极为谦让,多次在内阁朝会之中,说次辅的位置,自己无德无能,断然无法担任,张尚书才是上上之选。

    自有内阁以来,朝中诸臣就入阁之事争得头破血流,谁进谁不进,往往会结下几代人的仇怨,难得这时一团和气。

    张居正自通州登船,顺流南下,直到天津还走的很低调,因为这边还是在顺天府的境内,距离京师太近。

    到了河间府之后,河间府知府衙门的官员,运河两岸的州县官员,都是亲自迎接,这些知府知州的,在张阁老面前连个坐下的资格都无,在外面就要恭谨跪下。

    ********张居正过境的时候,天津各个衙门也是忙碌非常,因为这天津正好是顺天府和河间府的交汇之地,所以张阁老并未下船。

    由兵备道衙门出面,和各个头面人物送上了一份重礼,并且给船队做好了各项补充之后,也就那么过去了。

    王通也是随了二百两的礼金,这倒是个公数,不多不少。

    天津城内城外一切如常,王通自己的各项工作也是正常进行,不管是这兵备道潘达还是监粮宦官万稻,家中的小厮仆役总有个轮换。

    谁谁犯了事被从府中撵出来,谁谁家中有事要离开,不用特意做什么,他们府中自己就需要补充人手。

    张世强在通州那边带来的人,当初也是张家的奴仆子弟,做过伺候人的活计,自然是最佳的人选,锦衣卫在其中拐弯抹角,不为人注意的施加一些影响,这些人很容易的就进入了各个府邸。

    他们进入各家之前,并没有接受到什么打听消息刺探**的任务,没有经过这个训练的人也很容易露出破绽。

    只是在天津城内多了几个来自通州的老乡,时不时的过来探望,聊聊家长里短的,不经意间,被问到的那个人也不会注意到,聊聊府内的轶事和情况,大家尽欢而散,也不会有人觉得有什么不对。

    对于锦衣卫真正核心的机构来说,王通是个外人,东厂的一些东西也不可能交给他,也是隔着一层,王通所做的情报和监视,往往都是从那一世市场调查、客户分析等等工作吸取的经验。

    很多无用的小事和琐事,但对于王通来讲,对于这些看似无用信息的分析和解构,才是重要的,可以作出准确的判断。

    但这个能力不是口传心授几个月就能具备的,在天津目前能做的也只有王通一个人,好在信息量不多,需要监视的人也就那么几个而已。

    当曰在京师时候,吕万才和宫中的宦官们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