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首辅离京 枯燥有趣

    第二百四十二章 首辅离京 枯燥有趣 (第3/3页)

不多都能有类似的本领,不过这也是长年累月处理大量信息锻炼出来的一种本能。

    人安插进去不出十天的功夫,王通就得出了一个结论,兵备道潘达和监粮宦官万稻两个人的关系绝对比自己想象的还要亲密。

    尽管这两个人不怎么来往,可有一位通海货栈的柴东家和他们两家来往的极为密切,有这样的交集,其中肯定有什么勾当。

    不过具体谈什么是打听不出来的,据说每次见面的时候,连贴身的长随都要被打发出来,据说那柴东家的手面很阔,每次登门,不少人都能拿到赏钱什么的。

    时间还短,可以得出的信息也少,王通也提醒自己不要着急,沉下心慢慢做事。

    在新兵训练营那边训练了快有两个月之后,俞大猷终于参与了进来,他每曰所做的事情和其他的教官不同,俞大猷用一根没有尖头的长矛当作拐杖,在训练场中随便的走着,他往往不打搅那三个正在训练的营,反倒是在外面劳作的劳力中挑选。

    窝棚变成了房舍,整个校场都弄的非常平整,外面用削尖粗木弄成的木栅里外挖了深沟,现在这些劳力们所做的工作就是把训练营到最近官道之间修建更宽的道路,好让物资方便进出。

    也难得有这么一块盐碱滩,这运河周围就是所谓的商业地块了,能开发的都被开发的差不多,新兵训练营已经算是很偏的地方。

    俞大猷挑选的人,未必很灵醒,也不是那晚炸营闹事被刷下来的人,而是这些劳力中最吃苦耐劳,最不愿意开口说话的那些青壮。

    对于俞大猷的举动,王通一向是听从,要钱给钱,要人给人,俞大猷自己在劳力中又是选出来四百人,编为了第四营和第五营,不过待遇虽然和王通那三营一样,训练强度也一样,可要干的活依旧要干,辛苦非常。

    训练营每曰里近千名兵卒苦练,也成了这周围一景,经常有闲汉还有游人来附近观看,王通的态度很简单,各营轮流出人,拿着木棍皮鞭出去赶人,这也算做平曰的训练,并且按照各营的行动速度和效果,用作考核。

    王通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详细的记录下来,然后封在铁匣中送到京师,给万历小皇帝观看,除了那次在河上呵斥差役之外,其余的事情王通都觉得没什么趣味,也担心这等枯燥无聊的政务万历会不会感觉到厌倦。

    不过京师的回信打消了他这个顾虑,不管是皇帝所说的尽量详细,写信的间隔尽量短一点,还是张诚所讲的,万历经常催促他去看看天津那边的密奏来了没有,这都说明万历皇帝兴致勃勃,很是爱看。

    四月初二这一天,王通的宅子刚开门,就有人在外面求见,递上的拜帖说是城外王家货栈东家古自宾。

    “请进来,王家货栈的东家姓古,真是有趣,不过这古东家来得晚了些吧!”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