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二章 海瑞已老

    第八百一十二章 海瑞已老 (第2/3页)

办家业,江南各处的土地兼并也是天下之冠,各府州县的土地朝着越来越少的人手中集中,这些人一边经营田地,一边把田地所得投入工商之中,财富滚雪球一般的放大。

    有了更多的财富,就可以给子弟更好的读书条件,也可以让子弟在官场上更加顺利,然后这般循环下去,地方豪门的势力就会愈加庞大,站在他们台前的那些官宦士子,仕途官场越是一片光明。

    这样的地方,虽然是鱼米之乡、富甲天下,但去这等地方做地方官却是被官场上看作最为难最倒霉的事情。

    原因很简单,你坐轿走在街上,撞到了人,还没等你脾气,这位爷倒先是不依不饶了,你一问这位爷没有功名,心想怎么在父母官面前这般猖狂,再仔细一打听,好家伙,这位爷的亲戚正在京师里做大官。

    听起来好像是评书的段子,实际上都是真实事情,就和京师的大兴、宛平两县知县,那是号称三代做贼,遭了报应才会得的官位,因为辖地里全是高官权贵,你一个七品县令能做什么,江南地方上难做官的道理和这个是一样的。

    地方上难做官,朝廷的人对这边也是忌讳的很,江南不过几府的地面,却有天下间四成甚至更多的官员,地方上势力盘根错节,动一个往往会招来一党,动一家往往会招来一府一县,甚至朝中某派的攻击。

    朝中各个派系已经有按照地域划分的苗头,这其中以苏松常三府出来的官员为核心的派系最为强大,活动的也最为频繁,平日里在会馆诗社等处相聚,互通声气,朝廷上互相声援,已经成了势力。

    李三才和顾宪成两个声望最重的也在其中,尽管这李三才是通州人,但也和这一党结好,互壮声势。

    话说回来,松江府最大的地主就是徐家,徐阶曾为大明内阁辅,徐璠做过工部侍郎,门生故旧无数,他们在家乡的时候,也可以资助士子,甚至是帮他们在官场上关照,不知道多少人在仕途官场上得了徐家的助力,地方上不知道多少次一等的豪族高门要被徐家庇护,这么多年下来,徐家的势力到了一个什么地步,可想而知。

    这样一个存在,如果触碰了,引起朝野攻讦不算,万一朝中大佬中有什么人跟徐家亲善,在背后上疏或者做点别的,那真是何苦来哉。

    当年海瑞不就这么被戴凤翔参劾罢官,然后又被张居正压了闲居十几年,海瑞还揪着这件事不放,他是光棍不怕,可朝中诸人好不容易到了这个位置,谁也不愿意为这件小事,就被朝野攻讦,甚至是朝中的大佬背后使坏。

    别说你海瑞了,就连张居正权势最盛的时候,清丈田亩也没有清丈到松江府,托庇田地,隐藏税基的事情,天下间掉了多少脑袋,徐家纹丝不动,这就是底蕴和气派。

    没人会陪着海瑞疯,海瑞年纪也大了,据说身体也有些不好,徐家的事情可能是他未了的心愿,他执着的上疏,不过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