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大富松江 倭国平户

    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大富松江 倭国平户 (第2/3页)

一干人到天津卫,在保险行的门前鞭打,说是这些人利欲熏心,想在海上打劫在保险行上了保险的商船,沈枉知道后大怒,说是做生意的规矩万万不能坏,好在是没有下手,没有酿成大祸,所以当众鞭打,算是惩戒。

    这番话是真是假不好说,不过知道内情的人都知道这是个态度,最起码沈枉今后这段时间内不会在海上做什么海盗的勾当了。

    这件事在王通的意料之中,沈枉在倭国那边关系深厚,自从离开天津之后,沈枉势力唯一能保证收益利润的就是倭国和大明的贸易了,如果真因为海盗的事情犯了众怒,贸易断绝,他恐怕就只能去跑倭国到南洋的生意,那可是要和白人打生打死的商道,而且王通的船队还是卡在当中。

    所以沈枉必须做出这个表态,表现出他今后继续会老实太平做生意的态度,派人去保险行磕头鞭打之后,沈枉的船队还在保险行上了保,这也是一个态度,他会在王通制定的商业规则内做事。

    不过这件事却提醒了王通,他给船行和船厂都是下了命令,西式炮舰的销售要改变方式,私人船队现在只有购买专属护卫权的权力,也就是说,三江系统之外的商人可以购买炮舰,但炮舰上的水手和人员,全部是三江船队所有,这个炮舰是属于三江船队的,只不过是长期配属给购买护卫权的商人们,护卫他们的安全,在划定的区域内,不会为商人们去作战和抢掠,只为保护他们而战,但不会违抗三江系统的利益和命令。

    对于商人们来说,这个护卫权区别不大,就算是买到炮舰之后,他们也不敢用这个炮舰来做海盗的生意,也不敢用这个来和三江船队争夺什么海上的霸权。

    王通所考虑到的是,这样的炮舰会不会输入到大明之外的地方,南洋的白人不缺这个,这个不必说,其余的也就是倭国这一处了,别看船厂去销售的仅仅是十五门炮的小船,可这火炮对于倭国的大名们也是难得的利器。

    做完这个安排后,王通从京师离开,返回松江。

    如果说来到北方这一次有什么遗憾,那就是没见到赵金亮,王通离开京师的时候,赵金亮应该在宁夏点检。

    在离开之前,万历皇帝又见了王通几次,现在归化城那边一切上了轨道,宫内派过去的宦官不需要多有什么开拓和决断的能力,就可以做的很好,已经可以进行正常的轮换,原来在归化城镇守的孟铎万历皇帝准备派到松江那边去。

    派孟铎去松江的口风透露给王通之后,过后邹义就过来拜访,将万历皇帝没有提的意思阐述了下,并不是松江这边一切都稳定了成了规模,要派宫内的人过去摘桃子,而是这次王通来到京师之后,万历皇帝还是感觉王通在京师这边才很有必要,先安排一个人过去接替王通,就和当年在归化城一样的规制。

    能回到京师固然是好,不过不回来也没什么不好,王通对此的态度倒是可有可无,笑着和邹义应对了几句。

    王通走到山东境内的时候,却有一人从后面追上来了,这个人王通的确没想到,居然是从辽宁过来的孙鹏举,孙守廉成为辽南总兵之后,专镇一方,孙鹏举在王通身边离开回到家中。

    有些事大家也都是心照不宣,孙守廉做了总兵,做个总兵公子总有这样那样的好处,这是一方面,再者,王通当时的局势很微妙,跟在他身边未必有好处,反倒是有些麻烦,本就是个互相利用的关系,所以就离开了。

    但这次万历皇帝下旨让王通拜祭张诚,在京师又是个这样的待遇,王通的权势地位,将来的前途就让人有别的判断了,孙守廉那边接到了消息,让孙鹏举赶过来继续做亲卫也是情理之中的。

    对于孙鹏举的回归,王通是无可无不可的,孙鹏举在他身边侍卫的时间不长,谈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