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七章 我必取之

    第五百六十七章 我必取之 (第2/3页)

东西,口中咿咿呀呀,胖乎乎的小手抓上去,一口便咬在圣旨上,估摸着味道很不错,小秦乐咬着咬着咯咯笑了。

    秦堪苦笑。

    好吧,这国公的爵位看来不争不行了,不为别的原因,一个男人不能让家人失望,秦堪希望自己在家人眼里永远是能撑起一片天的参天大树,只会越长越高,能撑起的天空越来越大,谁若想把他这棵大树锯短一截,秦堪不介意杀他全家。

    ****************************************************************

    非法的圣旨果然出事了。

    宣旨的宦官离开秦府不到一个时辰,京师的大臣们全都知道了这个消息。

    这是对臣权的挑衅!

    尽管有些大逆不道,但所有大臣心里第一时间冒出的仍是这个念头。

    大明的臣子很多时候不像臣子,只要将孔孟二字挂在嘴上,他们比皇帝更强势,更蛮横,真正是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所有的国事政务都由大臣们办了,内阁,都察院,大理寺,六部,地方官府……成熟的机构和制度一直是大明有条不紊运转的动力,这些动力里面似乎没有皇帝什么事,如同数十年后的万历皇帝,当他想出来管点事情时,首辅张居正说:“陛下还是在宫里多多宠幸妃子,多生几位皇子,天下事有我们臣子帮你管了。”

    如此大逆不道的话居然是当朝首辅说出来的,万历皇帝没杀张居正说明他是一个仁慈到极致的好人。

    皇帝该干什么?他应该老实待在深宫里,每天上朝时在金殿上方的龙椅上晃一晃,当臣子们禀奏各种国事时,皇帝应该将头一偏,和颜悦色地问道:“内阁几位先生怎么看?”,接下来皇帝退朝回到深宫,找一位瞧得顺眼的妃子行云布雨,恩赐甘霖,至于皇帝兴致来了想发个什么圣旨封赏一下什么人,可以,但是必须内阁点头,内阁不点头,这道圣旨便是无效的乱命,谁都不会承认。

    雪片般的参劾奏疏飞进了豹房,飞进了司礼监。

    奏疏有个共同点,上面没一句好话。

    皇帝未经内阁私发圣旨,这是很严重的政治事件,当然,皇帝不是不能发圣旨,但是也得看是什么事,宫闱中对太监的委派,对妃子的册封或处置,对大臣的褒赏等等,这些都可以。但晋封国公是大事,绝不是皇帝一个人能说了算的,私发圣旨不是小事,绝不能让皇帝养成这种习惯,必须要及时将这种苗头彻底扼杀在摇篮中。

    群情沸腾了,愤怒了,朱厚照这一道圣旨不仅仅是私封国公这么简单,它是在撼动大臣们的利益,说得更严重一点。它对百多年来的君臣共治格局发出了挑战。

    大明的天下不是皇帝一人的天下,它是君臣的天下,大家都有份,不能由你一人说了算!

    以当今天子胡闹的尿性,上疏抗议是远远不够的。于是大臣们三三两两集结于豹房门前,跪地哭号悲呼先帝魂兮归来,愤怒值高一点的索性连老朱家的祖宗都搬出来,太祖永乐什么的一通乱叫,统统的魂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