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响亮耳光

    第二十三章 响亮耳光 (第3/3页)



    “你们都已认识,我就不多介绍了。”陈锦宽朝白佑彬点了点头,示意他放松一点。“既然我们对新式战舰的性能指标有着不同的意见,那我们何不听听来自舰队基层的声音呢?今后,将是这些基层官兵驾驶着战舰上战场,而不是我们。因此,我觉得,他们的意见最能反映实际情况。延年,国荣,你们说呢?”

    卫延年与严国荣都点了点头。

    “少尉,说说你对新式战舰的看法吧。”

    白佑彬有点手足无措,或者说有点慌张。他可没有想到,陈锦宽竟然会来这一招。显然,他不能仅仅代表自己说话。

    要知道,江洪波是陈锦宽一手提拔起来的,李玉民则是陈锦宽的威胁。

    难不成,元帅想借此让南洋舰队唱主角?

    可是,陈锦宽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来来表达自己的观点?难道,卫延年,或者严国荣,或者他们两个都支持东洋舰队?

    想到这,白佑彬吞了口唾沫,说道:“元帅,两位将军,在我看来,新式战舰,特别是新式主力舰不应该侧重某一方面的性能,只有各项主要性能完美的结合,造出来的战舰才是完美的战舰。”

    简单一句话,白佑彬既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也不动声色的提出了南洋舰队的要求。

    说白了,东洋舰队的方案过于侧重火力与防护,结果必然严重影响到速度。相反,南洋舰队方案在强调速度的同时,在火力、防护与速度之间形成了某种平衡。

    让白佑彬没有想到的是,卫延年与严国荣不但没有生气,反而笑了起来。

    “怎么样,我就说过,基层官兵不像我们这些常年守在司令部的老头子。”陈锦宽也笑了起来,“年轻人就是年轻人,思想灵活,而且敢语敢言。延年,还记得你当年担任‘大连湖’号枪炮长的时候吗?对了,白佑彬少尉也是海军学院枪炮专业出身,你们算得上是同门师兄弟!”

    卫延年微微一笑,朝白佑彬点了点头。

    白佑彬有点受宠若惊,他当然知道卫延年是海军学院枪炮专业出身,可他从来没有想过要“高攀”,更没有想过要沾师兄的光。

    “国荣,你那边是不是还缺一个火力规划方面的人员?”

    严国荣推了推鼻梁上的金丝眼镜,然后慢条斯理的点了点头。

    “那就好,眼前就有一个,如果需要推荐的话,我亲自写推荐信。”

    “既然是元帅推荐的,就没有这个必要了,明天一早过来报道就行。”

    陈锦宽点了点头,对白佑彬说道:“少尉,还不快感谢严国荣将军,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很多人打着灯笼都找不到呢!”

    “谢谢严将军!”白佑彬心里很不是个滋味。

    没有征求他的意见,陈锦宽就把他安排到了海军后勤装备处,而且还是“免费”使用。更重要的是,只要上了这条船,一时半刻间,他就别想离开海军司令部,更别想返回南洋舰队了。

    “时间不早了,今天就到此吧。”说着,陈锦宽站了起来,“少尉,小李马上就把资料送来,你先坐一会。”

    白佑彬只好又坐了下来,卫延年与严国荣则起身告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