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实战考验

    第二十四章 实战考验 (第2/3页)

。如果天气状况不理想,交战双方必须使用照明弹的话,交战距离还会近一步缩短。极限情况下,双方逼近到跟前,还能使用探照灯照明目标,让炮手看清楚目标,进行直射。

    不管是十公里,还是十五公里,“皇帝”级战列舰的火力与装甲优势都很难发挥出来。

    按照帝国海军的测算,即便交战距离延长到三十公里,“皇帝”级使用的四百毫米重型穿甲弹也能轻易的砸开“金刚”级的水平装甲甲板。在十五公里之内,穿甲弹也能轻易的撕开“金刚”级战列舰的主装甲带,轰掉“金刚”级的主炮炮塔与司令塔。

    相反,“金刚”级要想威胁到“皇帝”级战列舰,就得把交战距离逼近到十五公里以内。

    也就是说,如果在十五公里内交战的话,双方主炮发射的穿甲弹都能打穿对方的装甲,给予对手致命的打击。

    因此,“皇帝”级要想取得优势,必须将交战距离控制在十五公里之外。

    这也正是罗清远信心十足的基础。

    在雷达的引导下,“太祖”号能够对十五公里外,三十公里内的敌舰进行准确炮击。相反,如果没有雷达的帮助,没有任何战舰能够在夜间炮战中准确命中十五公里外的敌舰,哪怕是庞大的战列舰。

    毫无疑问,罗清远是在故做镇定。

    此时此刻,他肯定比任何人都要焦急。谁能想到,一根小小的整流管就能使巨大的优势荡然无存?

    来到司令舰桥后,白佑彬立即感受到了那股压抑的气氛。

    “怎么回事?”

    “雷达坏了。”戴秉国低声说道,“樊晓明与余沈兵正在设法修复雷达,只是现在还没有消息。另外,‘仁宗’号上的雷达也出了故障,也正在设法修理。”

    白佑彬的眉头迅速跳了几下。

    虽然从来没有用雷达指挥过夜间炮战,但是作为枪炮长,白佑彬哪能不清楚雷达的主要意义?

    早在“秋波”号驱逐舰上担任舰长的时候,白佑彬就意识到了雷达的重要性。

    当时,他在规范炮战战术的时候,就将雷达引导炮战的交战方法考虑了进去。为此,他还专门写了一篇报告,并且引起了帝国海军司令部的重视。随后,帝国海军司令部向南京电子一所订购了四部“电眼甲”型雷达,并且在四艘战舰上做了测试。确认了雷达在探测与测量敌舰方面所能发挥的重大作用后,帝国海军还下拨了一笔专项资金,让南京电子一所加快了“电眼乙”型雷达的研制工作,并且启动了“电眼丙”型雷达的研制计划。

    六月份的时候,随着“电眼乙”型雷达投入批量生产,帝国海军一口气采购了六十部,为每艘主力舰,以及近三分之一的巡洋舰安装了雷达。随后,帝国海军还决定继续采购一百二十部,为每一个重要港口配备三到五部,以加强港口防御。

    只是,南京电子一所的工厂根本忙不过来。到九月底,才向帝国海军交付了不到四十部雷达。

    谁能想到,现在一下就坏了两部!

    “没别的消息?”好半天,白佑彬才回过神来。

    戴秉国摇了摇头。“祖寿清将军已经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