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突击部队

    第三十三章 突击部队 (第3/3页)

人将这个预测时间“推迟”到了七十三年(公元1941年)年底。

    从实际情况来看,这些推测都有一定的道理。

    就拿各主要强国的海军备战情况来看。大明帝国海军要到七十二年才能获得四艘训练充足的新式战列舰,到七十三年才能获得八艘新式战列舰。日本的超级战列舰计划在七十三年年底完工。美国的“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要到七十三年上半年才能服役,“南达科他”级战列舰计划在七十四年上半年陆续服役。英国的“乔治五世”级战列舰要到七十二年年底才开始陆续服役。德国的“俾斯麦”级也要到七十二年下半年才能服役。法国的“黎塞留”级战列舰最快才能在七十二年下半年服役。意大利的“维托里奥•维内托”级战列舰的建造进度最快,也要到七十二年上半年才能服役。

    毫无疑问,从此可以看出,如果战争在七十一年爆发,几乎所有国家的海军都只能依靠老式主力舰。因为受到《华盛顿海军军备条约》的限制,所以不管是同盟国还是协约国,都难以取得绝对的海上优势。

    没有制海权,就不可能获得战争的胜利!

    按照正常逻辑判断,即便大明帝国的造舰进度最快,也不大可能在七十一年十月份向日本宣战。

    问题就出在这里,谁也没有料到,“皇帝”级战列舰的服役时间提前了足足半年!

    对主导太平洋的三支海军来说,四艘新式战列舰提前半年服役,足以打破原本就已非常微妙的战略平衡。

    恐怕也正是如此,美国才没有立即参战!

    结果,战争爆发的时候,英国本土舰队与大西洋舰队都没有做好参战的准备。随即帝国海军攻打苏伊士运河,即便“约翰牛”喊出了口号,英国海军也难以立即采取行动。总不能拿没有完成动员的舰队去硬碰早已武装到牙齿的帝国大西洋舰队吧?

    与英国人“雷声大,雨点小”的情况完全相反,帝国首辅根本没有发表措词“激动”的声明,帝国海军则迅速果断的发动了新的战役行动。

    十一月二日,就在“约翰牛”扬言要打下直布罗陀要塞的第二天,帝国海军大西洋舰队对亚历山大港进行了长达八个小时的炮击。次日,在所有人都认为帝国海军大西洋舰队要歇口气的时候,舰队出现在了塞得港外,并且对塞得港进行了长达四个小时的炮击,直到将英国远征军的营地轰成平地之后,才潇洒的撤走了。

    毫无疑问,这两次炮击相当于给了“约翰牛”两计闷棍,敲醒了激动的英国人。

    这下,帝国与英国的“梁子”算是结下了。

    几乎所有人都觉得,英国将绝地反击,英国大西洋舰队将立即出发,给大明帝国海军大西洋舰队一点颜色看看。

    事情没有这么简单,“约翰牛”也变成了哑巴。一时间,仿佛世界恢复了和平一样。

    这只不过是暴风骤雨来临前的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