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卷 战略转折 第二十四章 司令职责(第一更)

    第十一卷 战略转折 第二十四章 司令职责(第一更) (第2/3页)

参谋部能够派遣一支工程部队过来,并且向马耳他运送扩建港口的必要工程设备与工程物资。

    这次,卫延年答应得非常爽快。

    这一方面是白佑彬的私人关系,另外一方面就是第四舰队刚刚打了大胜仗,而且帝国海军准备扩大在大西洋上的作战行动,又四艘战列舰组成的第42舰队即将到达直布罗陀港。海军没有任何理由不再扩建马耳他港。

    除此之外,海军还决定扩大亚历山大港的维修能力。/

    之前,亚历山大港只是帝国海军向土耳其、意大利与德国输送战略物资地商船中转港,并不是军港,更算不上是军事基地。随着第四舰队规模扩大,加上今后在大西洋上的作战行动频繁。如果受损战舰都要返回帝国本土才能得到妥善的维修。战舰的使用效率将大打折扣,不利于舰队的作战行动。因此。在靠近前线的地方建立一处具有维修战列舰能力的海军基地,成为了保证舰队战斗力地关键。

    这些事情。基本上都没有让白佑彬操

    当时,卫延年差点就把严国荣派来负责亚历山大港与马耳他港的扩建工作。结果,因为西南太平洋上的战事打得很激烈,严国荣要负责战略物资的调运,还要与6军协作,所以只能派一名专门负责港口与基地建设的上校过来。/

    五月九日,“果敢”号破交舰队离开了直布罗陀港。

    原本该破交舰队在七日就可以出港,结果白佑彬让谢昶伦多留了两天,主要是谢昶伦的晋升令还没有得到答复。当日,在收到海军司令部地电报,确定谢昶伦已经被列入了六月份晋升海军准将地上校军官名单之后,白佑彬才让谢昶伦再次踏上了征程。

    只是,白佑彬并不知道,谢昶伦这一去,差点就回不来了。

    十日,“大别山”号、“阿尔泰山”号与“喜马拉雅山”号战列舰在完成了简单修补之后离开了直布罗陀港,在第43舰队的陪同下前往亚历山大港。/

    这三艘战列舰地维修工作原本安排在国内的造船厂进行,可最后都改在了亚历山大港。

    当时,这三艘战列舰如果返回本土港口,至少需要一个月地时间。而亚历山大港本来就有比较完善的港口设施,还有二座大型船坞,只要运输船只将维修战舰的必要设备送到,就能在亚历山大港展开修理工作。因此,完全没有必要返回帝国本土,更没有必要回去抢占宝贵的大型船坞。

    十六日,由“大兴安岭”号、“南岭”号、“崇明岛”号与“琉球岛”号为核心的第42舰队到达了马耳他,并且暂时驻扎了下来。/

    这四艘战列舰都在国内进行了全面的现代化改进。

    相对而言,“大兴安岭”号与“南岭”号的战斗力并不强,其中“大兴安岭”属于“昆仑山”级,而该级战列舰是帝国海军第一种“无畏舰”,其性能早已落后,即便在进行了现代化改进之后,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