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卷 双管齐下 第四十一章 头阵落败(第一更)

    第十四卷 双管齐下 第四十一章 头阵落败(第一更) (第3/3页)

击了。

    实际上。水平防护能力与“皇帝”级乙型战列舰持平(实际上略微差一点。主要是为了减轻上层建筑的重量。降低战舰的重心。提高稳定性。“德意志”级战列舰的露天装甲厚度比“皇帝”级乙型战列舰薄了大概十五毫米。当然这个影响并不是很大意志”级战列舰根本不可能挡住从一万五千米外飞来的十六英寸重型穿甲弹。即便将交战距离提高到二万米。十六英寸重型穿甲弹都能轻而易举的砸穿“德意志”级战舰的水平装甲。甚至还能打穿关键部位的强化装甲。

    十一点四十八分。“日耳曼”号挨了第一次重创。

    穿甲弹落在了烟囱后方的平台上。在打穿了上层建筑的装甲之后。改变了前进方向。几乎以垂直角度连续穿透了三层甲板。然后击穿了三号轮舱上方的水平装甲与强化装甲。最终在轮机舱内部生爆炸。

    仅仅一分钟之后。“日耳曼”号再次中弹。

    穿甲弹直接落在了舰体右侧距离舰一半的位置处。并且毫不费力的打穿了露天装甲与水平装甲。在司令舰桥右侧的水线以下部位生爆炸。最终不但在战舰右侧开出了一个巨大的裂口。导致相邻十多个舱室进水(缺乏装甲甲板与装甲隔板的直接后果)。还炸断了通往通信中心的电线。以及连接着附近几台抽水机的电缆线。

    可以说。打到这个时候。美军舰队的命中率已经提高了不止二倍。

    毕竟。在一万五千米都不到的距离上。如果命中率仍然达不到百分之一。那美军的素质也差的太离谱了。

    到十一点五十五分的时候。“日耳曼”号又挨了五枚穿甲弹。其中四枚落在了舰体上。且都击穿了装甲。在舰体水线以下部位爆炸。最要命的是。爆炸点集中在了战舰的右上。且没有出现反复命中的情况。

    此时。“德意志”级战列舰的设计缺陷暴露了出来。

    因为加强烟囱防护。增加了几百吨的重量。工程师不的不从其他方面减少重量。这其中就包括削减露天装甲的厚度。以及降低甲板与隔板的厚度。削减甲板与隔板厚度的直接果是。无法挡住穿甲弹爆炸产生的弹片。从而使战舰的水密设计形同虚设。实战中。如果舰体中弹。弹片足以打穿甲板与隔板。导致相邻舱室全部进水。从而使战舰在遭到重创后严重进水。

    毫无疑问。这将极大的降低战舰的综合生存能力。

    仅仅挨了不到十枚穿甲弹。“日耳曼”号的右倾角度就过了十二度。而且因为近四分之三的右侧舱室进水。导致战舰丧失了扶正的能力。或者说。即便向左侧舱室注水。只能勉强使战舰恢复平衡。却无法阻止战舰下沉。因为其进水量已经远远过了储备浮力。

    如果的不到及时的援助。“日耳曼”号必沉无疑。

    也就在这个时候麦”号为的六艘战列舰在距离美军战列线大概一万一千米处完成了编队转向。

    显然。战斗并没有因为二艘“德意志”级战列舰的退出而结束。(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