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卷 最后总攻 第四十章 和平条约

    第十五卷 最后总攻 第四十章 和平条约 (第2/3页)

了第一次前期准备会议,就谈判内容,以及谈判方式进行了商讨。

    只不过,要想签署一份对所有国家都平等的和平条约,确实很不现实。

    不说别的,就连绝大部分帝国百姓都不支持萧鼎昆地主张,认为这是萧鼎昆在故意示弱,是在出卖帝国的利益。按照绝大部分帝国百姓的观点,帝国用数百万将士的生命,上千万官兵的鲜血打赢了这场战争,就应该仿照数百年前的做法,消灭所有的敌对国,建立起一个以帝国为中心的新世界,重现当年的辉煌。

    可以说,这也是绝大部分帝国百姓地夙愿。

    问题是,现在的国际环境能够让帝国重温数百年前的美梦吗?

    当年,帝国全球殖民,把所有对手都打趴下的时候,帝国不但拥有全世界最强大的军队,还拥有占世界总量三分之二的强大国力,以及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先进技术。可是现在,帝国即便拥有全世界最强大的军队,可帝国的国力在世界总量中仅有近一半的份额,且帝国地技术不再是独一无二的了。

    重要地是,西方世界早已产生了独立的民主思想,完成了工业革命,其民族意识已经非常强烈了。如果帝国在此时再次采用几百年前地霸权手段,结果是再次与整个西方世界对抗,恐怕二十年后就会爆第三次世界大战了!

    可以说,维护和平,正是确保帝国根本利益的唯一手段。

    在这个问题上,萧鼎昆看得比谁都长远。

    帝国通过武力,或说军事打击地方式独霸全球的时代已经过去,

    国想继续保持全球头号强国的地位,就得通过其他的来称霸全世界,而不是利用坚船利炮。因此,确保和平是必要,也是必须的。

    当然,除了帝国内部的问题之外,同盟国集团的矛盾也很大。

    比如,德国与意大利就坚决主张将协约国集团的几个主要战败国纳入到和平谈判的范畴之内,认为作为战败国,这些国家没有资格参加战后的谈判。

    显然,德国与意大利这么做,就是要破坏以帝国为核心的世界体系,确立第二个核心。

    实际上,德国与意大利也清楚与协约国集团战败国进行和平谈判的重要性,不然在提出反对意见的时候,他们也不会单独与协约国集团战败国的驻外使节进行秘密接触,希望通过双边和平条约的方式来向对方提供安全保障,同时对战败国产生影响。

    只是,任何双边和平条约都不可能真正确保世界和平。

    很简单,双边和平条约最终必然演变成新的军事同盟,而新的军事同盟最终又必然演变成新的国家利益集团,从而再次将世界推入到对抗与战争的深渊之中,为下一次世界大战埋下祸根。

    在面对德国与意大利的挑衅时,萧鼎昆采用了“排它原则”。

    很简单,如果德国与意大利与战败国签署双边和平条约,帝国就将放弃与签约国签署任何与和平有关的条约。同时,帝国紧紧的团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