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丢骨头

    第三十一章 丢骨头 (第2/3页)



    ……

    看到报告,包括尚军在内的基础五小工作组成员,都不吭声了。

    这次虽然不怕被人下绊子,但这么多的质量问题也是说不过去的。

    老王头拿到了部分工程款,哭丧着脸回村去了。

    80年代的个体户与私人企业家,是有原罪的。他们倒卖和走私物资,生产和出售假冒商品,贿赂和拉拢政府官员……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因此幸福的成功,也不应该让每个人都幸福的成功。

    苏城看到了尚军给出的处理结果,释卷暗想:许多人都以为,只要顺应改革开放的大潮下海,就能赚到大笔的金钱。但实际上,成功者的比例再高,总有失败的,能延续20年乃至30年成功的,肯定要远远少于失败者的数量了。

    越是随大流的时候,失败者的比例就越高。大浪淘沙,总是浮起来的先飘走。

    老王头的工程队被严惩的消息,也传遍了油田。

    林永贵将苏城招到跟前询问。

    不过,苏城只解释了一下自己的想法,他马上就理解了过来,道:“工程质量事关油田工人的生命,严格要求是应该的。不错,有大局观。这件事,是该大肆宣传。”

    说完,他就用电话将党委宣传部长给叫了进来,布置道:“咱们招投标,不搞********那一套,有问题指出来,改进之后继续推行。你要把这个意思,传到到下面去。”

    苏城听他说到这里,就知道没事了。

    薄荣书记的话是针对他个人的,不好发挥。林永贵的话是针对项目的,扩展余地极大。

    这年月的宣传部门,牛的一塌糊涂。因为所有的舆论宣传工具都在他们的掌握之下,别说差不离说不清的事情,就是从太空能看见长城的说法,无数人也信以为真。

    在网络时代之前,宣传部是比发改委和城管还强大的工具,足不出户而击落飞机算得了什么,击落了飞机让人们都不知道,才是真本事。

    第二天,果然有各种宣传“工程质量”和招投标的宣传手段出笼。

    油田报纸,墙面粉刷和广告牌,广播和油田电视,再加上各级单位的大会,统一思想什么的,只要两三天就差不多了。

    就连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