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 环保标准

    第二百九十四章 环保标准 (第2/3页)

��的密切,另一方面。他也为苏城的眼光和毅力叫好,中国大陆对石化产品的需求是越来越多了。大量的建筑材料塑料制品意味着乙烯的需求越来越多,大棚农业等第一产业的发展,也对石化产生了新的需求。可以说,最近三五年的功夫,中国对乙烯制品的需求就要翻一倍。如果国内不能生产,就要从新加坡、马拉西亚之类的国家进口……

    台塑提出出口转内销,既有拖延时间的因素,其中也有真实因素在里面。

    王永庆不止一次考虑,是否将海沧计划进行下去。

    “啪。”

    毛主任合上了策划书,问道:“这么说,10亿元人民币的订单,大华是真的有所计划了?你们对订单企业有什么要求?”

    “只要是中国企业,愿意合作进行国产化的尝试,都可以参与。地方上的国企,或者中石化和中石油都可以,私企也没有问题。除了订单之外,我们还可以帮助他们进行技术改造。”苏城说的很轻松。大华实验室已经扩张到普通企业难以想象的程度,他们不光能自己做研究,而且有能力输出技术了。

    其他人并没有意识到苏城无意间透漏出的实力。

    几个人都琢磨着苏城的意思。无论是中石油、中石化还是台塑集团,或者毛主任本人,都不是第一次和苏城打交道了,他们有平分秋sè的时候,但很多时候,还是在苏城手上吃亏了。

    这些人物,完全不会考虑到苏城知道历史的走向,他们只能暗地里猜测,苏城是对大势的分析够好。

    如此一来,苏城提出一个新的计划,他们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有没有陷阱。

    其他人都不说话,宣总经理却不想这个会议继续下去了,他清咳两声,就道:“既然台塑要回去准备,咱们也回去准备吧,空耗着有什么意思。”

    “王董事长还没有回答我的话呢。”苏城拦住了,又问道:“王董事长,台塑是否会在国内采购装备?”

    “王董事长刚才说了,会考虑的。”王克岭瞪着眼睛。

    苏城一笑,道:“台塑准备海沧计划两三年时间了,准备六轻十几年了,我不相信你们没有考虑过设备的问题?难道说,要等签署了海沧计划的合同,你们才做最初的准备?”

    这个质问直指拖延,王永庆不能再被扣上帽子,主动道:“台塑购买了不少技术资料,我记得,有2000多万吧……”

    “2700万美元。”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