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中国人自己的

    第三百九十一章……中国人自己的 (第2/3页)

闭门羹,从开始就是注定的。

    苏城也安慰了他两句,然后道:“剩下的船厂也要跑到,咱们估计没有哪个船厂愿意合作,但还是要进一步的确认。假如各家有资质的船厂,都不愿帮忙,咱们再按步骤来。”

    闫学灿答应了下来。

    苏城的目光转向李琳。

    李琳宛然一笑,道:“我悄悄的联络了几家媒体,从明天开始,就会有lng船的新闻出来。”

    “嗯,要和中韩建交联系起来。”

    “是,我询问了几个相熟的媒体记者和编辑,他们对中韩经贸合作都很有兴趣,lng船也问的非常详细……”

    苏城听她详细的说了,然后笑笑道:“接下来,大家都低调一些,再怎么说,咱们也是受害者。”

    众人又是一阵笑声。

    大华实业,确实是以受害人的方式,推动着lng船项目。

    不光是闫学灿,霍昌等高管也都撒了出去,一家接一家的重复拜访各船厂。闫学灿先去探路,合作不成,就换上其他的高管重点突破,乃至于苦苦哀求。各家船厂拒绝的越来越勉强,也越来越不好意思。

    与此同时,大华实业还在媒体上发布信息,公开招聘造船工人。只不过,相对于给予船业公司的价码,仅仅超过平均薪水30到50的开价,是不能让那些央企的主力技工动心的。他们不光有国企的身份,在公司内受到的礼遇也很不错,加上多年的关系,大华实业的诱惑力也不免减弱了许多。

    因此,当8月3日的招聘日来临,现场虽然来了不少的工人,但有过万吨级货轮建造经验的工人,屈指可数。

    现场的媒体失望极了。

    之前,大华也曾举行过几次公开的招聘。包括大华船业在内,大华石化和大华燃气公司,都曾因为应聘人数太多,而引来无数的话题。

    然而,今日的现场,和他们预想中的大不一样。

    来的工人不少,但符合大华要求的太少。

    许多工人都来自沪上的小船厂,本就是碰碰运气的。到跟前一问,大华没有降低应聘要求,许多人直接就走了。

    有来的急的,看到大华船业港口区门前贴的具体说明,也只能颓然离开。

    搞到中午,大华船业招聘的人数才10多个。

    这其实也不奇怪,lng船的要求之高,可以说国内根本就没有多少合乎要求的工人,不管招聘什么人进来,都要重新送到国外去培训。区别只在于培训的时间长短和费用。

    以目前的价格来看,不是一流的造船工人,送到外国培训的费用是一流造船工的两倍以上。而法国大西洋船厂培训工人的报价是2万美元,换算成人民币,相当于一名工人20年的薪水了。

    所以,除了少量的高级技工,大华船业是不会招聘普通工人的。

    这不光是多花钱的问题,耗费的时间和精力,会让大华船业的进度大大落后,进而影响到整个船业公司的战略和存在。

    辛辛苦苦跑过来的媒体没有办法,只好随便报导两句。有说门庭冷落的,有说招聘比例低的,顺便无聊的拍上两张照片,就稀稀拉拉的离开了。

    只有少数几家媒体,出于不同的念头,悄悄的留下了,央视的靳燕柔就是其中之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