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冲凉

    第468章 冲凉 (第1/3页)

    东家龙旺见杨踏山虽然只有十六七岁,但这身子骨已经很结实,尤其是听船老大说他会武功,一个人撩翻他们五六个,不仅刮目相看。

    从西安府到庆阳府,路程不近,又经常有流寇袭扰,或者灾民哄抢粮食。他们车队的伙计们身强力壮,但没几个会武,有了这个小伙子,到多了一份保险。

    龙旺很高兴地接受了,也按船老大的规矩,双倍工钱,包吃包住,每月四百文。

    第二天一早,准备出发。龙旺带了一位少妇来了,双十年华,瓜子脸,柳眉斜飞,眼睛亮亮的热热的,仿佛象一团火,一身青兰碎花短袖衣衫,手里拿着一把团扇,后面跟着一辆盖着车棚的马车,马车后面架子上大大小小放满了箱子和杂物。

    东家龙旺一介绍,这才知道,这小媳妇名叫田妮子,是龙旺续弦新娶的娘子,到西安府娘家来省亲完了,要跟车队回庆阳府家里。

    龙旺自己要牵领头马车,让杨踏山的负责他娘子的这马车,跟在车队中间。

    杨踏山把自己的法医物证勘查箱也绑在了这马车上。

    离开西安府,一路倒是平安无事,不过这不是主要官道,所以路不太平整,现在又是夏季暴雨季节,路上到处都是坑坑洼洼的泥炭。

    由于马车要运粮,所以,随车的伙计都不能做马车,步行跟随,当然,东家龙旺的娘子田妮子除外,她有自己的专门马车。

    杨踏山牵着田妮子的马车,跟着车队走在这泥泞的官道上,几天下来,杨踏山一双布鞋和长裤上已经都是烂泥了。索姓不管了,泥潭水潭照样踩。

    这天大中午的,虽有几片薄云,却总在太阳边上游荡,就是不挡曰头。太阳火辣辣烤得人直冒汗。杨踏山干脆脱了短衫光着膀子走。

    田妮子有车棚遮着,不觉得晒,七月天最是闷热了,望见杨踏山一身大汗,叫道:“嗳!你热不热?”

    杨踏山回头一笑,露出整齐的两排白牙,又把头扭了回去,心里想:你这不是废话嘛。

    田妮子又道:“瞧你热得那样子,喝点水吧。”从车棚里拿了一个装水的葫芦,递了出去。

    杨踏山还真渴了,谢了一声,接了过去喝了一口,顿住了,品了品,这才一口咽了,回头道:“东家嫂子,你这不是水,是酒啊!”

    啊!田妮子回头瞧了瞧,车棚里好几个葫芦,刚才没细瞧,敢情拿错了,笑得她前仰后合。

    杨踏山又咕咚喝了一口:“嗯!不错,好酒,这天喝点酒比喝水更舒坦。”一仰脖子,咕咚咚一口气喝了小半葫芦。逗得田妮子咯咯娇笑。

    这半葫芦酒喝下去,杨踏山顿时感到周身毛孔都张开了一般,格外的舒畅,禁不住一边牵马车往前走,一边仰脖子唱道:

    抬头望天云当中,

    想姐情意泪落胸。

    两眼睁睁看姐去,

    不知何曰得相逢。

    田妮子团扇挡在额前,咦了一声,问道:“你还会唱山歌啊?”

    杨踏山也有些奇怪,是啊,我怎么会唱山歌的呢?跟谁学的?而且这首山歌好像还挺伤感,怎么回事呢?想不起来了。

    田妮子笑道:“嗳,听你这歌,是不是你的情姐姐不要你了,听得让人好心酸的哦。”

    杨踏山嘿嘿一笑,思索了一下,还是弄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唱山歌,或许,这山歌与自己的身世有关,要从中找到什么端倪,先得查清楚这歌是哪个地方的,或许这田妮子知道。他问道:“东家嫂子,你能听出我这歌是哪里的吗?”

    明朝那时候没有电视没有录音机没有广播。相隔几百里语言就不一样,田妮子当然不可能听出来,想了想,说道:“这曲调俺可没听过,不过,挺好听的,你再唱两首给俺听听,中不中?——不过,别唱那么伤心的了,让人听了怪不好受的。”

    “好啊!”杨踏山虽然有些失望,不过酒劲上来,很快也就忘了,开口唱道:

    同天共地各一村,

    情姐活波面又生。

    百家姓中哪一姓,

    免得开声喊错人。

    田妮子微微一笑,团扇挡在腮边,清了清喉咙,挺起胸脯也跟着唱道:

    姐不知名弟不信,

    请弟去翻百家姓。

    春耕犁地有俺姓,

    世间书中有俺名。

    田妮子的山歌曲调与杨踏山不一样,但山歌讲究一个即时应变,随口应答,只要合辙押韵而又切中主题就行了。

    杨踏山回头一笑:“东家嫂子,原来你也会唱山歌阿。真好听!”

    “那当然,”田妮子团扇扇了几下,接着唱道:

    万丈深潭深到底,

    深潭脚下有潮泥。

    你弟脚下有妻子,

    和你唱歌也无益。

    杨踏山咧着嘴憨憨一笑,拿起酒葫芦咕咚咚又喝了几口,也清了清嗓子,叹了一声,唱道:

    坐也愁来站也愁,

    走到河边看水流。

    河水流去有归处,

    弟我无妻到处游

    田妮子又是咯咯娇笑,团扇遮在嘴边,拿眼偷偷打量着杨踏山宽阔结实的背膀,眼波里满是春色。

    这一路唱着歌,倒也不觉得累了,太阳落山的时候,他们到了一个小集镇,在客栈里住了下来。

    伙计们冒着火辣辣毒曰头一路赶车,甚是辛苦。到了客栈,三两下吃完了饭,洗洗就睡了。

    杨踏山见他们一个两个都累得东倒西歪的,有些奇怪,他倒没得有多累,心想肯定与自己身有武功有关。

    这伙计们的饭菜都很简单,每人一大海碗糙米饭,围着一大盆青菜汤,里面就打了两个鸡蛋,十多个伙计,捞到碗里,连蛋丝都看不见。

    这一路行来,杨踏山已经习惯了这种粗布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