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七章 天哭(一)

    第二四七章 天哭(一) (第1/3页)

    其实刘阚心里很清楚,事情演变到这一步,王离那些人既然敢明目张胆的拿出来诏书宣读,原因只有一个:诏书是真的!这个真,并非是指诏书出自始皇帝之手。始皇帝已经死了,怎可能再下诏书出来?王离手上的这份诏书,一定是符合了真正诏书所需要的一切细节。

    一份诏书,除了材质、行文格式等之外,最重要的,就是皇帝印玺。

    玉玺已经被王离拿到手了!

    刘阚可以肯定这件事情,但却始终怀着一种希望。他不想亲耳听扶苏说出真相,只好借口去抵挡王离。在通往上将军府大门的路上,刘阚走的很慢,一边走,一边思忖着应对之法。

    蒙恬手下这些甲士的忠贞,当不至于怀疑。

    可是面对一份真正的诏书时,这些甲士的忠贞还能存有多少?恐怕就需要思量了!

    蒙恬也好,扶苏也罢,他们的权势皆来自于皇帝……

    刘阚在府门台阶下停住了脚步,握紧拳头,深吸一口气,走上了台阶。屠屠迎上前来,看他的模样,似乎并没有什么动摇。毕竟,屠屠能有今日,全都是蒙恬扶苏一手扶植起来。抛开他不相信蒙恬扶苏二人造反不说,单就从私人而言,哪怕诏书是真的,屠屠也不可能背叛。

    “君侯……屠屠走到刘阚身边,想要开口说话。

    刘阚拦住了他。

    其实从府门内那些铁甲士的动作来看。相信已有人开始动摇了。毕竟,他们始终都是秦人。

    “随我登望台观看!”

    望台,是许多大户人家里基本上都会有地建筑。

    其效用就和望塔一样。春秋战国五百年,特别是到了战国末期,战争的规模越来越大,次数也越来越频繁。大战过后,饿殍遍地,满目疮痍。于是。也就造成了盗匪丛生,各地混乱不堪。

    各国兵马,都混战在一起,很难说能抽出兵力来剿灭盗匪。

    当政府朝廷不在被信任的时候,人们不可避免的把希望寄托在自己身上。许多大户人家,为保护自家的财产,会加强府中的防御措施。这望台也就随之兴起。主要是负责侦探敌情。

    始皇帝统一六国之后,望台的作用从早先的御敌,逐渐变化成了娱乐之用。

    不过九原城是一座军镇,蒙恬地府邸中,自然也设有这种建筑。只是没想到,会这么快使用。

    望台的面积不大,只能容纳四五个人。

    刘阚在望台上往府外看。^^^^只见长街之上,甲士延绵。

    远处的城门校场方向,角号声依然不绝于耳。依稀可以看见,一些军械正源源不断的运来。

    看样子,王离是准备强攻了!

    上将军府的位置,就在九原城的中心,府前呈一个扇形,视野非常的宽阔。

    有大约千人左右地秦军甲士,列阵在府门外。大约距离府门三百步左右。王离一身戎装,立于兵车之上。在王离旁边,还有一辆轻车,尚有伞盖撑起,伞下有一华服男子。正得意洋洋的和王离在说着什么。距离远。刘阚也听不到,不过他能看出。这人的来历当不同寻常。

    “屠屠,那个人是谁?”

    刘阚手指轻车上的华服男子问道。

    屠屠手搭凉棚一看。轻声道:“那个人就是朝廷的使者,新任九原监军赵胜。”

    赵高有两个兄弟。

    别看他是个阉人,可是对自家亲人却非常照顾。大弟弟赵成被他安排在了军营里,后来又调入中尉军,先任郎中,后任骑司马,与早先刘阚的中郎骑将基本同级。现在则是主爵中尉。

    另一个弟弟就是这个赵胜。

    被赵高安排学习大秦的刑名之法,后在丞相府中出任舍人之职。

    这舍人,是个不入流地官位。如今一跃成为钦差,而且还是九原城监军,自然是志得意满。

    刘阚登上望台,王离也看到了刘阚。

    眉头微一蹙,下意识的握紧了身前的护栏。他不喜欢刘阚,因为这家伙太喜欢抢风头了!

    但是他又很欣赏刘阚,从永正原刘阚以步卒火拼蒙疾的骑军虎曲之后,王离也一直在关注。

    刘阚挑动富平之战的时候,王离曾派人找蒙恬,请求蒙恬出兵援助。

    但由于从通盘考虑,蒙恬没有答应。之后,河南地之战爆,原本担任主力的王离,却成了旁观者。这让王离非常恼火,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可当时蒙恬风头正盛,他也没有办法。一肚子的火气,就转向了刘阚……不过事后想想,又觉得这件事情,和刘阚没关系。

    说穿了,刘阚只是适逢其会,不过是蒙恬的一颗棋子罢了。

    同时,王离又认真地翻阅了当时富平之战的战报,对于刘阚那层出不穷的奇谋妙计,非常赞叹。

    若非阴差阳错,也许真的会和刘阚痛饮两杯吧。^^^^

    王离咬咬牙,正要催车上前。一旁赵胜却突然间开口道:“王将军,为何还不下令攻击呢?”

    这夯货!

    王离哭笑不得。

    你又不是没领教蒙恬的铁甲军何等厉害?

    如果这么强攻地话,损失会有多么惨重?不管是蒙恬地铁甲士,还是自己手中的边军,可都是大秦地兵马啊!只要将诏令宣读,时间越久。那府中的铁甲士就越动摇。到时候,可兵不刃血占领上将军府,何需耗费这些好汉子地性命?真真个不通兵事,却要在这里指手画脚。

    “赵监军,此事你莫要过问,离自有主张!”

    说着话,王离催车上前十余步,厉声喝道:“望台上。可是富平老罴?”

    “然!”

    “北广武君,你身受皇恩,为何却要抗旨不尊?蒙恬扶苏,结党营私,证据确凿,陛下诏令,诛杀扶苏。缉拿蒙恬。我敬重你是一个好汉子,定是受了蒙恬的蒙蔽,才做出这等糊涂事。

    若你识时务,现在后悔还来得及。

    我可以向你保证,只要你开门投降,献上扶苏级,缚住蒙恬。当记功。过往之事,可不再追究。”

    说着话,王离一摆手,自有亲随高举诏书向前。

    “此乃陛下诏书,尔等还不接旨?”

    “裨将军,你手中这诏书从何而来,你我都心知肚明。你伤大公子,抢夺玉玺,投靠弑君弑父之奸贼。乃夷三族之罪。可惜了,王家世出名将,王翦王贲两位大将军一世何等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