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神奇扬的雄心

    第一百二十八章 神奇扬的雄心 (第2/3页)

新的宣传方式‘病毒营销’,从电影本身到电影外,它有多么的Cult?!”

    “而细想一下,其实神奇扬那颗邪典的心,从来没有停止跳动过。《歌舞青春》是当时没有人敢碰的校园歌舞片、《朱诺》是未见成功的少女怀孕题材,也只有《当幸福来敲门》是全部的学院派。而未来这一部R级的《第九区》,神奇扬似乎想要回来了,他说暴力,他说不只是商业……当他说会是伪纪录片,我们就该猜到了,这大概是一部高成本的邪典电影。”

    最后评论的编辑很期待地说道:“阳光、温暖、温馨?暂时都收起来吧,也许一个诡异的邪典导演,才是真正的神奇扬。”

    邪典电影的说法得到了很多影迷的支持,至于电影的内容方面,也有影迷猜测了《第九区》是和外星人有关的题材,因为片名和一个地方很相似,那就是传说中政府研究外星人的基地“51区”;而且在最新的街拍照片里,王扬就穿着一件有外星飞碟图案的T恤。

    明亮宽敞的书房里,王扬坐在书桌前,桌上的打印机吐出一张张的图片,都是详细的外星人设计素描,他拿起来仔细地察看着,全身正面、侧面、背面;头部的正面……看着一张张的设计,他不时很满意地点点头。

    这款外星人并不是单纯的甲虫人,或者虾人,它的身体结构和地球人一样,直立行走、没有尾巴,很干瘦丑陋的双手双脚,上面不是平滑的皮肤,而是一层层的昆虫的壳,形态和颜色各异;在重点的头部上,它们头顶有甲虫长长的软触角,脖子的护甲取材于蚱蜢、鼻子也有虾的触须……它们都很符合要求,长着一副又肮又丑的样子,但相比以往的外星人又显得很酷。当王扬接着看完了克里斯托弗-福森父子的形象,他便决定选用这一款设计,倚在椅子上,他自言自语地道:“这个外星种族叫什么名字好?”

    不过相对于这个小问题,目前还有一个更大的问题,那就是这些外星人都只是纸上的2D形象而已,要把它们转化为电影里的3D,完成整部电影的拍摄,自然就需要特效公司的帮助。

    蓝天工作室似乎就是现成的选择,它以前就经常参与一些电视的特效制作,也拥有着出色的动画特效的技术,比如CGI动画技术、辐射通量渲染技术、制作模型、骨骼毛发绑定等等。但《第九区》的特效团队无法选择蓝天,因为摆在眼前的有两个问题。

    第一,电影特效不等于动画,有些技术是相通的,但有些又是不同的,特别是动画和真实连接的那一部分技术,为什么有些特效显得很假,有些特效却天衣无缝,区别就在于这里,而蓝天工作室没有那一部分的技术;第二,现在蓝天的动画师们都忙着《冰河世纪》最后阶段的制作,制作完了《冰河世纪》,《冰河世纪2》或者其它动画片就会启动,他们没有时间。

    所以《第九区》需要另找特效公司,现在这方面最著名的公司,自然就是“传统劲旅”工业光魔,乔治-卢卡斯在1975年创立了它,然后以《星球大战》改变了“特效”这一个名词,它的技术无比先进,引领着潮流,可以说是最顶尖的特效公司;还有詹姆斯-卡梅隆和斯坦-温斯顿在1990年创立的数字领域,1997年以《泰坦尼克号》一鸣惊人。

    数字领域的核心技术有数码合成软件NUKE,它可以将CG模型和真实背景无缝结合;它在运用Side特效软件公司开发的Houdini(电影特效魔术师)软件上,几乎是业界最擅长的,包括研发了动力学插件、流体粒子的隐式曲面模型等等的技术,都是它的看家本领。

    其它还有索尼影像公司、现在为《黑客帝国2》做特效的ESC工作室、SGI公司(硅图像),它参与的电影有《玩具总动员》、《侏罗纪公园》等等,但它并不是电影特效公司,它是一家生产高性能计算机的公司,不过其图形处理系统技术十分厉害,连美国空军和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都在使用。

    一部电影的特效,除非找工业光魔这样的巨头做,否则就需要动用很多家特效公司,这家处理水浪、那一家处理动物,这家负责渲染,那家负责无缝结合……事实上很多时候一部特效大片,就连工业光魔都不敢说“我全包了”,目前还在制作的《星球前传2》就有其它3家公司参与;《黑客帝国》有7家,今年圣诞档期上映的《魔戒1:魔戒现身》,除维塔工作室外,还有8家公司参与特技特效制作。

    《第九区》肯定不会是例外,但无论最终有多少家公司参与进来,在拍摄前期、拍摄期、后期都有一家公司做主导工作,它也是跟随剧组拍摄的特效团队,奥斯卡的最佳视觉效果奖也是颁给它的,而它正是目前《第九区》需要的那一家公司。

    找工业光魔?找数字领域?王扬早就有想过这个问题,但他马上就发现自己并不想那么做,他想自己、想火焰电影能拥有一家特效公司。也许是雄心也许是野心,但为什么不那样做?他有多么的清楚未来特效技术的重要性,而这个未来并不遥远,现在正是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阶段,越晚组建公司就越难。

    组建一家特效公司似乎并不难,没有人才可以招聘,没有技术可以买,就像Houdini等的特效软件;可事实上并不是那么轻松,基础的软件可以买,但是如何去运用这一款软件,如何去再开发它,这些技术就没有办法买到了,每家公司正是靠着这些独家技术才能生存着,成为一部大片的特效制作公司的一员。

    而这些技术的研发者,一般都不会被招聘到,因为他们自己拥有着公司;或者和导演合伙开公司,像斯坦-温斯顿和詹姆斯-卡梅隆,理查德-泰勒和彼得-杰克逊。

    但王扬毕竟在电影界混迹的时间太短,而且此前没有接触过这些特效高手,所以他想来想去,最终把主意打到了罗伯特-泽米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