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图像引擎

    第一百三十二章 图像引擎 (第2/3页)

像引擎,目前的规模并不大,主要做一些电视广告的视觉特效;而在影视方面,它的作品只有电视剧《星际之门SG-1》。但《星际之门》从1997年开播到现在,好评如潮,它的特效也受着粉丝们的赞美,图像引擎的工作有一部分的后期合成,还有建模等等。

    它的主要合成软件是数字领域的Nuke,自然是购买回来的使用权,也许没有数字领域用得那么好,但它对Nuke的再研发和使用,绝对是值得称道的。而建模方面,这个把2D图纸做成3D动画的第一步工作,图像引擎也有着不容小视的经验。

    但总的来说,它现在只是一家很小的公司,虽然名叫“图像引擎”,却缺乏强大的3D视觉引擎,没有毛发骨骼等的生成技术……没有能力担任《第九区》的特效工作。

    不过这一点是正常的,如果直接收购有能力的特效公司,价格必然会翻几番,而且别人不一定肯卖。他们之所以看中图像引擎公司,是因为它的发展潜力,它现在的员工来自于世界各地,加拿大、美国、新西兰、中国……有十几个国家,背景非常多样性,他们不停地招收着各地的人才,说明这家公司勇于创新和探索。

    公司创始人格雷格-霍姆斯并不是什么技术狂人,而是一个很善于经营之道的人,多年的工作让他拥有着广泛的人脉,包括很多业内的后起之秀,例如《黑客帝国》的高级技术总监肖恩-沃尔什、运动图像公司的计算机图形学研发主管彼得-伍尔斯等人,以他的话说:“我可以花一个月时间,招募到一支成熟的、足以应付一部电影工作的视觉特效团队;还有一个顶尖的技术研发部门。但是我需要资金。”

    而火焰电影可以提供资金;蓝天工作室还可以分享3D引擎、毛发骨骼生成等的技术,还有克里斯-韦基的人脉,两家公司可以互补,共同组建一个超级的3D特效动画技术的研发部门。

    所以王扬决定收购图像引擎公司,再向它注入资金,招募和组建顶尖的团队,购买现有的软件技术,扩展成为一家蓬勃向上的新兴特效公司。

    格雷格-霍姆斯对此自然是非常高兴,只要有了资金,他就可以开展自己筹谋已久的发展计划。原本在他的计划里,图像引擎起码现需要再平稳地积累五年,才有机会慢慢地发展起来。但是现在火焰电影资金充沛、目标远大的收购,直接把图像引擎提前了五年,甚至是十年。

    他也带着公司的团队们,从温哥华来到了洛杉矶,就具体的收购和注资方案进行商议。注资方面其实不需要多谈,当火焰电影成为了图像引擎的最大股东,不可能放着不理,违反自己的收购目的;关键是收购的细节,包括股权的比例和收购价,办公地点要不要转移、以后的薪水福利,还有会不会做出裁员的调整等。

    火焰电影给出的方案是,收购后图像引擎会是一家独立子公司,自主地运营,薪水福利会得到相应提升,更不会有裁员的情况;至于办公的地点,依然在温哥华就好,反正刚刚动工的摄影棚就建在这座寒冷的城市,那里也有一堆后期剪辑、配乐等的后期制作工作室,再加上图像引擎的特效制作,正好不用两头地跑。

    不过技术研发部门,或者说一家新的合资公司(蓝天和图像引擎),将会设立在纽约。

    格雷格-霍姆斯等人对于这个方案很满意,所以现在谈判桌上的重点,就是收购价的问题。火焰电影的目标是600万以内得到85%的股份,也承担着招募人才时稀释的合伙股份,但不会超过25%;600万似乎不多,但对于目前的图像引擎来说已经很公道了,而且真正花钱的地方是收购后的注资扩展,原先图像引擎的股东们的股票,自然也会更加值钱。

    尽管价格很公道,但完成整个谈判还是需要时间,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