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不可思议Part2!(求票票)

    第二百一十章 不可思议Part2!(求票票) (第2/3页)

到脚步声渐响,只见走来的杰西卡依然沉浸在开心之中,她换了一套宽松的蓝色衣服,波浪卷的棕色长发四散地披肩而下,翘着两边嘴角,双眸里充满了幸福的笑意。

    “HEY。”王扬打了声招呼,来到跟前的杰西卡弯着腰身,微撅着嘴唇朝他吻去。王扬左手揽向她的腰,吻着她的嘴唇亲了起来,杰西卡默契地侧身坐在他的大腿上,受力的沙发坐垫顿时陷了下去,客厅里响起了“滋滋”的接吻声,又有渐渐变得有些急促的呼呼喘气声。

    好一阵,两人的嘴巴才分开,杰西卡搂着他的脖子,又重重地吸吻了他脸颊一口,娇喘未定地道:“扬,你今晚好帅!”她笑了一声,眼神骄傲地笑道:“凯特-哈德森说‘噢天,他在舞台上太有趣了,好可爱。’还有詹妮弗-洛佩兹说‘难以想象那是大导演,我以为是哪个脱口秀主持人’,我说‘是,他就是’,哈哈!还有……”

    “等一下!”王扬笑着喊停她,亲了亲她下巴的小痣,笑道:“你知道你现在像学校里惹人讨厌的一种人吗?我家里有什么,我家里有什么……哇,是吗?哇,是吗?别人只是在恭维你而已。”杰西卡歪头地靠着他,依然骄傲十足,说道:“怎么啦?我就是有一个神奇、有趣、酷的男朋友,谁说不是?”

    “我!”王扬举了举右手,看着她故作疑惑的笑脸,笑道:“我喜欢其它的评语。”杰西卡的脑袋动了动,秀发摩挲着他的脖子有些痒,她笑问道:“比如?”王扬坏笑地神秘道:“比如强壮!”杰西卡忽然灵光一闪,满脸正经地道:“或者一根柴?”

    王扬顿时怔了怔,在她的哈哈失笑声中,瞪大眼睛道:“什么?一根柴?哇哈哈!我告诉你你惹怒我了,我得好好地收拾你一顿!”他左手搂紧她的腰,右手抄起她的双腿膝盖,一下子把她抱起来砸在沙发上,她噢的一声,他已经迅速地扑上去压着她:“一根柴是吧!让我们看看是不是!”

    “啊,哈哈!你不是,扬,你不是!轻点!”、“太迟了!宝贝,你今晚要完了!”……花园里,丹尼撑着两只满是困意的眼睛,望着漆黑天空中的月亮,很晚了,它转头瞥了瞥屋子那边,依然灯火通明。

    尽管已经很晚了,除了庆祝派对和网络媒体的抢先报道,报纸界没有硝烟的战争也打响了,写稿编辑校对印刷……天色渐渐从漆黑变得明亮,世界各地新鲜出炉的报纸运往了货架、送报人的手中。伊拉克战争仍然是占据着版面的绝对主力,战争进入到第四天,原本以为可以势如破竹的盟军开始遇到了难题。

    除了大规模的空中轰炸外,盟军部队继续向伊拉克首都巴格达推进,但是由于战线拉长,而战场兵力不足的矛盾逐渐显现,美国已经计划将原计划用于战后管制的第4师投入战场。由于没有首轮轰死萨达姆等原因,盟军原来想的“望风而降”的局面没有出现,地面作战遭遇的强阻也使得“南北夹击、中心开花、速战速决”的计划夭折。

    现在摆着布什政府面前有几条路,要么停止战争,当然这是不可能的;继续打的话,就要增加兵力和加强打击力度,同时要改变“斩首”策略,各个地区的强阻说明不是孤军攻陷巴达格就完事了,现在看来也无法做到。这合乎了开战前一部分军事专家还有神奇扬的预测,似乎使用空降兵,分兵合围才是正道。

    不过虽然战争打得很激烈,但是昨天的第75届奥斯卡仍夺去了一些头版封面位置,战火和奖杯齐存,看起来似乎有点别扭,却的确是目前的大众热点。

    “《芝加哥》获最佳影片,王扬和阿迪里安-布劳迪创造新纪录。”——《洛杉矶时报》;“时隔35年再夺最佳影片,《芝加哥》全面复兴歌舞片。”——《芝加哥太阳报》;“《芝加哥》成为大赢家,23岁的华裔最佳导演诞生。”——《旧金山纪事报》;“《芝加哥》胜出,妮可、阿迪里安分获最佳主角,扬再施神奇!”——《纽约时报》……对于这些主要的四大奖项,自然是众说纷纷,有人鼓掌称快,形容这届奥斯卡“年轻、反战、和平”,也有人说这是“被战争毁掉的奥斯卡”。妮可-基德曼获奖没有什么悬念,拿下最佳影片的《芝加哥》则被一些影评人和大众抨击远不如《钢琴家》,就连《第九区》都可以说是更好的选择。

    而更多的网友评论则计较着“复兴歌舞电影”这个头衔上,年轻人们都很是生气,谁能忘记4年前那一场热潮?4年前《歌舞青春》热映的时候,《芝加哥》还只是一出著名舞台剧;《歌舞青春》北美2.01亿票房、全球4.11亿,《芝加哥》不计算这21-27号一周,现在北美1.27亿,海外还没有上映。

    虽然它拿到了奥斯卡最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