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大导演对话大导演

    第二百三十五章 大导演对话大导演 (第3/3页)

印象是一个很谨慎的人,无论谈什么都非常客气客套,没什么意思;而冯小刚,他自然是第一次接触,不过研讨对话开始了不久,谈了几个话题后,他就已经发现,冯小刚说话很直,是个很好的对话者。

    多功能厅里前方布置着一个铺着红地毯的舞台,还有怡人的花盆植物,三人坐在舞台中央的红木椅子上,都手持一支麦克风,旁边地上放有矿泉水。而舞台下面宽阔的厅里座无虚席,前排位置是一些领导,还有应邀高兴而来的媒体记者,后面坐满了北影的年轻学生,导演系、美术系、表演系……众人都津津有味地听着这场对话,尤其是导演系的学生十分兴奋,又全神贯注不容许自己错过一句话,如果说黑泽明影响了张艺谋、冯小刚等所有第五代导演,还有斯皮尔伯格、乔治卢卡斯、马丁斯科塞斯等等一代西方导演,影响了王扬;那么他们这些看着欧美电影长大的“第七代导演”,被斯皮尔伯格影响、也被同龄的神奇扬影响。

    而现在主持人又挑起了一个比较尖锐的问题:“相比好莱坞电影,中国电影缺少些什么呢?”

    穿着黑色上衣、寸头发型的张艺谋微笑着没有先说话;旁边裼色衬衣的冯小刚抽了抽嘴巴,提起麦克风便说道:“电影技术的上面,我们差了很多。”

    “电影技术非常重要。”王扬点了点头,他向来有看中国内地的电影,为了这次研讨对话也补习了很多影像和资料,他对麦克风说道:“先不说电脑特效,一部没有CGI特效的电影。就我了解,道具、服装、布景、化妆等方面,中国电影确实有着很大的不足,导演不是神仙,一部好电影要靠着各方面的专业人士、各方面部门合力完成。”

    他看了看没有说话的张艺谋、冯小刚,又继续说道:“一定要做到很细致,把影片的气质做出来,这又需要艺术指导和美术设计。”他笑了一下,说道:“如果要做那种气势磅礴的大片,必须要做好这些方面,不然一件不符合故事背景的衣服,都会显得很滑稽。”

    “我不太清楚中国的情况,好莱坞的话,像《第九区》的道具师德鲁-彼得罗塔,他家族三代都是做道具师这个行业,他从小就在道具堆里长大的,很多技术经验、审美嗅觉都是长年累月才能培养出来,不是一两年就好,好莱坞有很多很多这样的人。其实制片人、编剧等方面也有。”

    比如乔斯-韦登就是出身编剧世家,他们从小得到的机会自然更多,更容易走向成功;不过那些有能力的年轻人亦可以通过低成本独立电影施展才华,得到成为主流大片幕后团队一员的工作机会。

    “我想这方面需要慢慢的发展,毕竟一个行业也有年龄。”王扬看着台下前面的众多脸庞,不经意看到上午索要签名的几个学生,最后说道:“无论如何,敬业、热情和耐心也都非常重要。”

    “我呢就希望……”冯小刚转了一下二郎腿,靠着椅子望着台下,说道:“希望现在的年轻人不要那么浮躁,别动不动就想做导演,想做制片人。我们现在缺的就是道具师、服装设计师这些专业人士!我就希望更多年轻的电影人能去好莱坞当学徒,然后回来服务自己国家。”

    台下面的学生们都有些不以为然,很多导演系的学生几乎就要嘘这个圈内大人物了,这话什么意思啊?现在的年轻人是谁?也有人暗地嘀咕着:“冯导你说得这么好听,你不去学?谁不想做大导演大制片啊?想要骗谁呢?”

    道具师、服装设计师那些职位有什么地位?谁都知道冯小刚,有谁知道《甲方乙方》、《大腕》的道具师是谁?服装设计师是谁?布景师又是谁?

    好了不谈这一点,就算你在圈内是个“道具师腕”,薪水不见得高到哪里去了,你要求高一些吧,投资方为了省钱直接没人找你,管它道具、服装能不能看,那些没有“道具师腕”的电影不是拍得好好的?有乐意花那个钱的投资方,也会直接找好莱坞的人来做,宣传的时候再打上“好莱坞顶级幕后团队”的旗号。

    这些专业人士根本没有生存的土壤,谁也不想忙活一辈子连个房子都没有。去好莱坞当学徒可以,学成之后就留在那边了,谁还回来净受气?至于神奇扬说投入热情,很多时候你一腔热情会被别人用一盆冷水当头泼下来,这就是这个浮躁环境给予的浮躁,你想耐心,但是没有机会。

    这是座席上众多美术系学生、导演系学生的想法,他们做短片参与项目,已经知道这个行业的不少了,也是他们想要嘘冯小刚的原因,站着说话不腰疼!

    “所以就是电影技术吗?还有其它吗?张导你的看法呢?”身穿黑西装的男主持人调动着话题。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