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你会感到喘不过气!

    第二百四十七章 你会感到喘不过气! (第2/3页)

创们都说过不少,不过她要听神奇扬再亲口说一遍。

    闻言,王扬想起了在剪辑室看的、即将要播放出街的《越狱》,相比较脑海中的那个版本,有了很多、很大的不同。首先要弄明白《越狱》吸引人的地方,为什么会好看?简单来说就是……他对女记者笑道:“紧张、刺激、聪明、酷。”

    事实上,它的核心就是两个方面,经典的“战友情谊”和“死刑危机”。

    后者并不是特指迈克尔-斯科菲尔德哥哥的死刑危机,这个是全剧最大的而已,却不紧张。“死刑危机”包括了每一集不停出现的新危机,每个人物面临的新危机,在这方面和《24小时》是一样的,扣人心弦的危机出现、营造着紧张的气氛和悬念,危机带来了解决、情节发展和**,然后又一个新危机登场。

    那么为什么不好看?不好看是因为很多地方太过罗嗦,肥皂剧一样地拿过多的人物过去来注水,甚至是矛盾蹩脚。

    这自然和边拍边播有关系,观众的评价反响让编剧们一惊一乍,导致他们把精力花到了非重点地方,哪个人物似乎受欢迎了,就硬是把戏份给他,缺乏了最核心的“越狱方案”层次,当迈克尔-斯科菲尔德用完了不多的层数,新危机就会越来越无力。

    “动人心魄,让人离不开电视机一秒,你会感到喘不过气!”

    这就是他真正在做的工作,一目了然地看清了这套剧集的优缺点,再和剧组主创们一起把优点放大,把缺点弥补,直接删除,令剧集“变得”更精彩。这个版本没有了那些肥皂剧的注水,增加了逃狱行动的层次,在每一集中都有2个以上小危机,结尾时大危机,更加的紧张紧凑,少看一秒都不行。

    但减少不代表全部没有了人物回忆,倒叙过去这种手法除了拖时间,就是为了塑造人物和交待现在,而塑造人物则是为了“战友情谊”。

    菲尔南多-苏克雷、T-BAG……这些一起参与逃狱的囚犯角色必须要让观众们喜欢,愿意在荧屏上看到他们的面孔,故事才能进行、收视才能高。所以这帮人要和迈克尔-斯科菲尔德有着或让人感动、或让人痛恨的关系。

    想要观众喜欢这帮犯罪分子,原版的处理是把他们都刻画成了“清白无辜”、“迫于无奈”,或者轻微违法的人,就算重罪犯也会寻找理由。但是无论如何,一个轻微违法刑期只剩不多的犯人非要越狱,无论什么理由都是刻意牵强,最明显的就是“洗衣胖子”、退伍军人,甚至是苏克雷,真有这种情况,他们根本不会对越狱有任何兴趣。

    就算逃了出去,他们的家人爱人也不会接受,只会骂一句:“愚蠢!滚回去!”

    这是最致命的一点,永远不要低估观众的智商。这个方面要解决非常困难:犯人不一定都是“内在好人”、有足够说服力的越狱理由……其实这和“死刑危机”是有关联的,一众不愿意越狱的轻刑犯改变立场,这个过程提供了很多危机和解决。但是只要把剧情上的危机类型转到其它方面,不要那些人烂俗的女友背叛、女儿重病,就不会有这么多牵强的人物;另一方面重罪犯可以忏悔可以不忏悔,关键是要将其彻底处理成“危机人物”而不是藕断丝连的“战友”。

    那个角色起到了他的威胁、带来了合情合理的危机,比带来让观众无法说服自己的蹩脚感动要好一万倍。

    当然战友情谊是需要的,一部剧集把紧张刺激、悬念神秘做到了极致,会成功;如果还有感动,那么会更成功!幸运的是,他们现在做得不错。

    而在演员上面,事实上原版《越狱》在处理女人的问题上非常失败,他们轻视了“死女人”带来的恶果,也轻视了女主角人选长得漂亮热情、或普通平庸能带动的收视,因为这可不是专门拿来当卖点的《丑女贝蒂》。

    王扬不会犯下这个同样的错误,女主角监狱医生莎拉,他选用了更年轻漂亮的演员人选,并通过了试镜,现在名不见传的加拿大女演员,伊万杰琳-莉莉。她1979年8月3号出生,之前只在没有汤姆-威林的《超人前传》里演过一个小角色,而她原本会在未来的《迷失》中出演女主角凯特。

    “有美丽的女演员,还有帅气的男演员,哈!”王扬笑看了旁边米勒一眼,米勒顿时也一脸笑容,王扬继续笑道:“还有,每一集都让你‘哇!’,最后结束的时候‘噢!’然后你就会想‘接下来会怎么样?天啊,下周才能看到?’噢天!要是有个遥控器,按一下快进,就是下个星期一了,那就酷了!”

    “哈哈!”女记者纳蒂娅-雷特被他逗乐了,在本子上写着“遥控器,快进到下一周”,又笑问道:“为什么选择了温特沃斯?”她说着看了看米勒,感觉他真是很帅气,虽然好莱坞到处都是帅哥,但眼神这么迷人、这么有气质,身材这这么高大的帅哥,还是很少见。

    温特沃斯-米勒居然到现在才出演一个电视剧男主角,她都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那天我在公园溜狗的时候,遇上了米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