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继承与发展

    第462章 继承与发展 (第3/3页)

 汉唐时期因为认为中风是经络空虚,为外邪入侵导致,所以治必温散,用续命汤、侯氏黑散等方”这些方剂主要的目的是弥补虚损的经络,要达到这个目的,那必不可少的一味药便是补虚的要药人参!而人参昂贵”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的,所以,在当时中风是一种“富贵病”普通百姓得了,几乎毫无办法只有等死。

    而汉唐之后的医家,特别是现代医学,治疗中风,分型论治使用的方剂很少用到人参这种贵重药材了。所以广大普通病患才能治得起这种病。

    孙思邈从太医署转的文章中得知这个消息,兴冲冲赶来商量买方,可是左少阳论述中风的病因疯机,与孙思邈的医学思想截然不同,甚至跟医圣张仲景的论点都不相同,孙思邈忍耐不住,立即出声反对了起来。左少阳微笑道:“老爷子”说句话你可能不爱听,你们对中风的看法是错误的,中风其实不是外风入中,内虚邪中所致,用这种观点看待中风,治病必然需要人参补虚的,那就没办法用便宜的方子。”左少阳这个观点对孙思邈来说太匪夷所思了,完全推翻了他数十年的对中风的看法,老神医虽然为人谦和,淡泊名利,但是在学术争论上却是毫不相让的。沉声道:“医圣张仲景有云:,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府,即不识人:邪入于藏,舌即难言,口吐诞。”这里说的明明白白的,风之为病,半身不遂!就算我错了,难道医圣张仲景也错了不成?”

    “是”仲景医圣在中风的认识问题上也是不正确的……”

    孙思邈怒道:“你这家伙怎么这么说话?!许老头说你在试卷里批评张仲景《伤寒论》,说张仲景说的不对,我还不相信,现在亲耳听你说,才知道此言非虚,你要想学长寿术,淡薄名利非常重要,不用学那些无知小人靠抨击古人来抬高自己的身价!”左少阳淡淡道:“老爷子”我非常尊重仲景医圣和您,从内心没有半点不敬之处,我们的医术”都是在历代医学前辈的基础上展起来的,是继承了他们的丰富医学知识,在他们基础上才展起来的。不过,我说得是实情”受时代的限制,古人的医学难免有不适合的地方。就算是医圣也是如此,因为医圣也是人,是人就会犯错,这没什么好奇怪的。我的观点也不见得就是绝对终极的真理,若干年之后,后人也会修正展我们的医学理论,提出更加合理的观点来,我们的医术只有这样不断地推陈出新,才有可能一步步往前展,不断进步。就算是老爷子,也在改进仲景医圣的医学,并没有固步自封啊!”

    “我?我什么时候改进仲景医圣的医学了?”左少阳拱手道:“请教老爷子,传尸鬼注因何患病?”

    这是孙思邈近年很得意的一个医学研究成果,知道的人并不多”想不到左少阳这小郎中竟然知道,微笑道:“肺劳热生虫,在肺为病。”

    “那仲景医圣又是如何看待传尸鬼注的病因的?”!~!手机用户请浏览m.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