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委派新任务

    第二百一十五章 委派新任务 (第1/3页)

    隋炀帝杨广口若悬河,气势如虹,谈论着自己针对迁都洛阳的考虑,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方面,都有他的思维和远见,绝非贪图享乐,胡乱为之。

    事实上,在当今后世,关于隋炀帝营造洛阳,史学专家门都认为他适应了当时的形势,新长安城,也就是隋代大兴城,已经不能适应南北统一后的国家形势,这时的经济重心不在西北,而是在山东和江南,经过东晋、南朝数百年的开发,东南经济的地位日显重要。

    隋朝统一之后,中央朝廷规模比分裂时代都要庞大许多倍,无论从都城粮食考虑和日常生活品的供应,还是朝廷对经济发达的确的控制考虑,继续把朝廷设在长安,都有诸多不便。

    当时需要从东部漕运大量物资到长安,但内河运输却是十分困难,遇到当年朝廷只能采取“移民就丰”的迁徙办法,隋文帝曾率领百官去洛阳果腹,后来人们讥讽那些印饥荒而离开京城的皇帝位“逐粮天子”,这也是杨广登基之后,想要迫切迁都和开凿运河的原因。

    此外,关陇贵族的根在京城一带,杨广想要摆脱这些关陇贵族门阀左右朝政,加强中央集权,势必也要迁都,让重要大臣们跟随去洛阳,从而斩断臣子与当地贵族千丝万缕的关联,强化他的权威。

    总之,原因很复杂,一些演义评书把隋炀帝这两项大的功业,一个批判成了贪图富贵,奢华无比,一个说成为了乘坐运河去江南游玩,贪图享乐和纵欢,这都是无稽之谈,是古代话本与强加的罪名而已。

    做任何事,都有利有弊,不可能十全十美,隋以后的世人为了达到一些目的,故意把隋炀帝刻画得太过昏聩残暴了。

    杨广说完这些之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