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一章 血染辽水

    第三百六十一章 血染辽水 (第2/3页)

续着,一会隋军压倒过去,一会因为后继不足,又被高句丽士兵夺回,僵持不下。

    因为地方有限,哪怕隋军拥兵百万,也不可能同一时间派上去,需要一军又一军地交替使用。

    罗昭云看到那万千军卒,大隋男儿,犹如一群群蝼蚁在挣扎,曾经,他也是这些蝼蚁中的一员,如今,他已身披铠甲,成为大隋少帅,只是今日,他挽救不了那些士卒了。

    依照罗昭云的看法,从杨广想要出兵打高句丽的时候,就已经漏洞百出,过于轻敌,还想要急于求成,反而难以成功。

    首先,国内几个大工程,开凿运河、修建东都、完善西北长城、讨伐吐谷浑等,一年一个大事件,如果换做其它君王,十年完成一个,都是一位了不起的君主了,可是隋炀帝却毫无耐心,每年都在大动作。

    这些大工程,朝廷出资是有限的,大部分都是无偿劳动,征调上百万劳役,除了管饭外,是没有工钱的,这些百姓荒废了家庭春耕秋收,劳死在服役中,使百姓怨声载道,苦不堪言。

    比如黄河两岸,河南、河内、河北、山东等地,就是运河的途经区,还是黄河泛滥的灾区,劳役繁重,赋税增多,家中劳动力被抽掉去参军、劳役,死伤在外,家中缺少青壮年劳力,收成减产,甚至无法耕作,贫困下来。

    隋炀帝根本没有爱惜民力,就以一己之私心,草率发动高句丽之战,尽管高句丽却有对大隋构成一定的威胁,但是,那股威胁最多是滋扰边境,根本就没有能力攻克大隋边疆一两个郡,是隋炀帝夸大了威胁,故意找借口出兵。

    而且,这场战争,如果仔细筹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