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一章 论豪雄

    第四百五十一章 论豪雄 (第1/3页)

    李靖听罗昭云说了许多见解,其中不乏一些高谈阔论,针砭时弊,对目前大隋的处境,也是分析的条条在理儿,使他深有感触。

    “罗将军,你如何看待这些四处谋反作乱的叛军首领?”李靖询问,这是一直纠结他的问题。

    李靖出生于官宦之家,祖父李崇义曾任北周殷州刺史,封永康公;父李诠仕隋,官至赵郡太守,他的舅舅,是隋朝大将韩擒虎,可谓根红苗正,世族门阀之后,只不过,父亲早逝,当李靖成长起来时候,家族已经没落,自己因为持才傲物,年轻时候不知变通,所以官路不顺。

    但他心中的忠君报国的思想,却非常的深厚,对出身寒门的贼首,也没有太多好感,此时询问起罗昭云的看法。

    罗昭云沉吟一下,说道:“大隋气数将尽,各路豪杰揭竿而起,以至民间,百里为旗,烽烟四起,河北一带有高开道、窦建德、张金称、郝孝德、历山飞,中部齐鲁有翟让、孟海公、王薄,江淮有杜伏威、辅公祏、林士弘等,能说上名字的少说也有二三十,没有大名气,却占山为王者,可能不下百路,然则,这些人,大多为一己之利,各行其事,浑水摸鱼,打家劫舍,难成大业,说好听的是义军,其实一大半都是草寇,没有军纪,走到哪抢到哪,祸害庄家,破坏农舍,杀人放火,靠这种队伍,要续接中原朝廷的国运,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嘛!”

    李靖听完微微点头,也觉得农民起义军,并不可信,难以有大抱负,好的劫富济贫,救济一方百姓,差的可能更多是带来战火与劫掠。

    “罗将军,若大隋真的不可救药,不知你有何打算?”李靖处于边疆之地,他没有任何称王称霸的野心,但是手握三万士兵,驻扎数载,对这些兵马和部将,都有了感情,而且跟侯君集等人,也有深交,日后天下要乱,各方实力相互吞噬,肯定要寻找明主投奔。

    “现在说出来,为时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