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四章 重用寒门臣子

    第八百九十四章 重用寒门臣子 (第1/3页)

    罗昭云派人传唤了几名侍郎进入宫内议事,这些人有魏征、马周、诸遂良等,皆不是门阀出身,门第不高,都是通过特殊提拔被选上来做官的,目前在四五品左右,虽然不是一二品大臣,但他们都被放在各部门的实权位置。

    这些人都被罗昭云非常重视,也是打破关陇贵族势力的一些得力干将。

    御书房内。

    罗昭云问道:“开春科考,准备的如何?”

    “回避下,试卷都已经准备妥当,除了策论外,还包括算术、文史方面,三科成绩,累加总分,按高低排列。”魏征恭敬回答。

    罗昭云对科举制度很在意,因为追溯历史,打破门阀垄断的取士制度,就是从隋唐开始,随着科举出现,选拔出一些有学识志士,报效朝廷。

    当然,隋朝是开始,唐代是发展,到了宋代,科举取士才真正形成规模,彻底扑街下来。

    隋代以举人为主,当时隋文帝即位以后,废除九品中正制,开皇三年正月,隋文帝曾下诏举“贤良”;开皇七年又令京官五品以上,总管、刺史,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

    ??隋炀帝大业三年四月,诏令文武官员有职事者,可以“孝悌有闻”、“德行敦厚”、“结义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直”、“执宪不饶”、“学业优敏”、“文才秀美”、“才堪将略”、“膂力骄壮”等十科举人。但隋炀帝由于执政短,而且常年在外巡游和打仗,所以科举制度一度被荒废。

    真正的进士科,是从唐代开始的,常设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