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三章 熟悉的身影

    第九百一十三章 熟悉的身影 (第1/3页)

    罗昭云离开了米铺,对那个店铺掌柜的话,仍然响在耳畔,他的话非常朴实,却是当前最真实的写照。

    虽然在宫内,罗昭云也曾想过这些问题,但是,毕竟与目前百姓生活,还有那股经商的思想、小农经济的思维等,都有些格格不入,他有的是后世理所当然的宏观把控,经济大框,但如何与隋唐过度时期集合,需要认真揣摩、研究才行。

    比如土地问题,这让罗昭云也非常头疼,说起来容易,推行起来,有很多阻隔。

    因为关陇地区的门阀,尽管受到一些打击,被杨广铲除、打压了一些,但是,根基仍在,隋朝灭亡,长安城落入李渊之手,取而代之,建立了李唐,李家就是关陇集团的代表之一,为了安抚关陇贵族,得到门阀扶持,李渊还是重用了门阀,土地、部曲、宅院财产等,仍然归那些大家族,并没有没收多少。

    重新规划后,那些旧贵族依旧入朝为官,占据了一些好田,充当俸禄田,这方面,朝廷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皇家园林和朝廷的田都在就行,对于百姓,还是分配的比较偏远和土壤差一些的天地。

    罗昭云率军攻入长安,重新立国后,许多关陇贵族继续入朝做官,让户部来分配土地,自然奉行的还是那一套。

    所以贵族、门阀的田地仍在,百姓的田地就差了一些,产粮不足,遇到灾旱之年,肯定先遭殃,颗粒不收。而那些肥沃好田,却是挨近河流,即便遇到灾旱,也能利用水渠、水车来浇水,确保一半的收成。

    “门阀啊,不能不用,也不能放任扩大!”罗昭云当了皇帝后,也发现门阀尾大不掉的问题。

    目前这些贵族,虽然还不至于像以前北周时期的杨阀、李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