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朝议(下)

    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朝议(下) (第2/3页)

南,是萧梁、杜伏威、李子通等占据区,加上岭南、闽越之地,估算在一起,有三百万人口,这样推算,全国人口,只有一千五百万了。”

    “这么少了。”朝中大臣们文言,全都倒吸一口凉气,觉得与大业年间,人口数字差距太大了。

    在隋炀帝的大业年间初期,普查过一次人口,那时候大隋的人口有四千六百多万之多,按照以往人口普查的惯例,真实数字,会统计的只多不少,因为许多偏远之地野夫,豪族家奴等是不在统计之内的。

    罗昭云似乎也感受到人口的差距,前些日子他看过大隋时期的人口、户籍、粮食、国库的总量,记过这个数字,今日高士廉汇报的人口数,一千五百多万,比大业年间,足足少了三千万人。

    “怎么会少了这么多人口?会不会统计错误?”

    “就是啊,虽然天下大乱,但也不会少了如此多的人。”

    一些官员开始议论纷纷,交头接耳,对此次人口普查的数据表露出质疑。

    “造孽啊,这是隋炀帝的罪行,罄竹难书,三千万人口,就这样没了。”翰林院大学士杜淹一声大哭,带着悲悯之情,带动了不少官员跟着指责前朝的暴政。

    这杜淹学识广博,年轻时颇有美誉,只不过心胸不大,有时候容易走捷径取巧。

    两年前,王世充僭号称帝,建立郑国,任命杜淹为吏部尚书,对他非常信任。;但当时,杜淹因与侄子杜如晦关系不睦,便在王世充面前进谗,给杜如晦兄弟穿了小鞋儿,致使杜如晦的兄长被杀,杜如晦则狼狈离开洛阳。

    虽然两人如今同为大华官员,但是杜如晦显然更受罗昭云的起重,这杜淹只是作为翰林院大学士的身份,并没有什么实权,此时,听到全国人口锐减,趁机嚎啕大哭,悲天悯人,带了个头儿,可以博得了‘爱民’的好名声。

    有些儒学出身的官吏也在落泪,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破口大骂前朝隋炀帝的残暴,使得民不聊生,百姓活不下去,才会人口凋敝,骤降如此地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