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六十九章:纳妾记(四)

    第两百六十九章:纳妾记(四) (第2/3页)

的汤药费就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听说老家还有一个读书的儿子。

    这半大小子,吃穷老子,于谦的俸禄怕是一半儿都供应老家的儿子读书了。

    自古就有穷文富武一说,穷人读书,富人学武,这读书比练武花销少多了。

    但是即便如此,能够读的起书的人还只是少数。

    按说,这朝廷发放的俸禄也是一笔糊涂账,有实物,也有宝钞,也有时候发银子的,发多少,怎么发,一年不折腾个三五是不罢休的。

    户部除了固定的税赋之外,还有额外设卡征税,用后世的话讲,那都是没有法律依据的,没钱的时候就征税,这税一收上的话,那想废除就难了。

    后世史学家们研究大明朝的税赋,看似不多,可实际上,乱七八糟的,加上预征的,收到朝廷手中的钱必须乘上七八倍才能真正反映明朝的税赋情况!

    规定看似不多,可什么耗的一累加,层层盘剥,那可就压的老百姓喘不过气来了!

    还有一条,最可恶的是,当官的士绅不用交税,而事实上这些只占了全国人口很少一部分,却掌握了这个国家超过百分之九十的土地和财富!

    偏偏这些人不交税!

    这些所谓的士大夫阶层,他们整天把“家国”挂在嘴边,可他们的眼睛里就只有家字,真正为国为民的没有几个人。

    当让,最大的士大夫就是皇帝了,皇帝也一样,将整个国家视为自己的。

    所以封建王朝不可避免的上演着一个个轮回的怪圈,皇帝轮流做,今年到我家了。

    越是和光同尘,越是过得逍遥自在,越是坚守的人,越是落魄,幸运的是,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还有一些坚守的人。

    有这些人,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才能继续前进,才能领先世界。

    当然,这是一个很复杂的社会和历史问题,后人看前人的高度不一样,必须把自己放到具体的历史环境中来,才能真正的读懂这段历史。

    也许你觉得他做的是错的,可是偏偏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拥护,因为在这个时候,他做出的决定是普世的价值观决定的,所以他就是对的。

    在后世看起来很可笑的事情,可在这里那就是一个相当严肃的问题,稍微有一点差错,也许你就会因为这个可笑的事情丢了脑袋。

    这也是为什么孟岩不让姜小蝶去宣传“美人制造”的原因,新事物的出现,要让人们接受,只能是潜移默化的,润物细无声的,不能一下子跨的太快,否则夭折的几率就越大!

    但是,明朝这个朝代是最令人捉摸不透的,因为它在某种程度上极度保守,继承了朱程理学的明朝,对社会风气的做出了相当严厉的规定,尤其是对女性的束缚以及对商业以及航海业的约束。

    可另外一方面,这些规定和约束却并没有阻碍社会风气的开放和对外来事物的吸收和包容。

    保守和开放一直在斗争,最后保守派赢得了胜利,也葬送了大明王朝。

    扯的有点远了,不过现在还不是大明朝最坏的时代,算的上一个比较好的时代。

    但就是这样的时代,堂堂朝廷三品大员家里都置办不起像样的年货,这有些耸人听闻了。

    当然,这毕竟是极端的个案,与主人公自身的操守以及家庭实际情况有很大的关系。

    “天行,去把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