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二章:大朝会

    第四百二十二章:大朝会 (第2/3页)

法经营分子,收取和罚没了一些脏银,才算是接触了燃眉之急,所以朝廷要开源节流,一些不必要的费用都要砍掉,从朕开始,有一个算一个,朕的宫中用度削减一成!”朱祁镇道。

    “皇上厉行节约,这是万民之府!”

    “朕算了一下,这样下来,内宫可节约三万到五万两银子,这笔银子朕打算用在西北边防上面!”

    听到这个消息,朝中不少对西北边防日渐荒废的将领和大臣们都感到一种由衷的喜悦。

    朝廷终于要从南边旷日持久的麓川之战中脱离出来了,重视西北边防了。

    “内阁在三年内,给朕留出一百万两白银的费用,真要投入到西北边防中去。”

    “圣上,这一百万两白银如何使用?”内阁次辅陈循一惊之下,忙出列问道。

    “三分之一用于改善军备,三分一用于士兵操练,还有三分之一用于士兵改善生活。”

    “微臣明白了。”陈循答应下来。

    “万岁,去年朝廷杀了思任发,那思任发之子思机发定然不会善罢甘休,臣恐麓川还会重燃战火,切不可放松对麓川的戒备!”南京并不尚书王骥,也就是征讨麓川的主帅靖远伯王骥出列高声奏禀道。

    “臣附议!”

    “……”

    对于征讨麓川,朝中是有不少大臣是支持的,麓川缕叛,致使大明西南边陲不稳定,朝野都希望能有一个一劳永逸的办法,于是征讨麓川的战争就这样打起来了。

    但是谁都没想到,一个小小的麓川居然让大明朝用了是十年时间,耗费靡费,最终还没有落得一个根除的局面,早知道,就用怀柔羁縻的政策好了。

    随着消耗越大,朝廷财富入不敷出,有不少人观点转变了,该支持为反对。

    当然,支持远征麓川的都是武臣,武臣就是靠战功才能封侯拜将,没仗大,哪里来的爵位和荣耀?

    如今朝廷也确实没钱了,思任发死了,思机发纵然心有不甘,可实力不够,只能舔伤口,认怂了。

    至少一两年内,麓川没有大的战事,这对朝廷来说,总算有一口喘息的机会。

    麓川不打了,那十几万将士何去何从,这是个问题,就算是复员回家,那朝廷也是要给安家费的。

    南方的士兵不适应北方的气候,就算把这十几万人调到北方守边,那也需要一笔庞大的转运费用,还有转入北边之后,还需要一大笔的安置费。

    “皇上,老臣有个建议!”

    “张老爱卿,您请讲!”

    “可否将在麓川征战的士兵就地落户,让他们在当地娶妻生子,朝廷给与土地,封他们的官儿,这样他们不就可以世代为我大明戍守边关了?”

    “英国公的建议甚好,但也不可强令,需以自愿的原则!”商洛附议道。

    “若是我中华之民于当地百姓和睦相处,既能保证边关稳定,又可促进民族融合,那麓川便再无反叛的可能!”

    移民,同化,这的确是良方,但是这可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做到的,起码也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