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自制木秤

    第433章 自制木秤 (第2/3页)

可以做一些简单的竹碗,在中国古代的南方,竹筒竹碗是最最常见的容器,甚至比陶瓷的使用还要广泛,即便是现代,西南一些山区的少数民族,依然还在使用这种天然的容器。”

    “这些竹筒一个能装多少水?”有人好奇的问。

    “可以大概的算出来,这些竹筒的半径差不多有5厘米,底面积差不多就是75平方厘米,长度差不多是1米,也就是100厘米,两者相乘结果是7500立方厘米。”张成宝估算了一下说。

    “你这说了不是跟没说一样,我哪里知道7500立方厘米是多大......”提问者翻白眼说。

    “已经很清晰了好吧......水的密度是1克/立方厘米,也就是说,这些竹筒如果装水的话,大约能装7500克,7500克也就是7.5公斤!”张成宝说。

    “7.5公斤!那岂不是有15斤,比我想象的要大很多啊,我以为最多也就七八斤。”提问者惊讶说。

    “是啊,这四十个竹筒,差不多能带回去300公斤的淡水,平均每人能有3公斤,按照以前我们的用水速度,估计能用上一周时间!”张成宝点头说。

    “那是不可能的,当时大家是非常缺水才那么节省的,连煮鱼汤都舍不得,现在发现了淡水水源,肯定不可能还这么节约,另外等会儿我们处理那只野猪,也需要一些淡水。”方谨言说。

    “我知道啦......不管怎样,正常情况下,管个两三天是可以的。”张成宝说。

    说话的同时,他们已经将这些竹筒抬到小溪之中,将其灌满清水,然后又用竹叶树叶乃至他们的衣服将竹筒口给堵住。

    然后除了方谨言、穆铁龙等战斗人员以外,其他每个人都肩扛一个竹筒往回走!

    15斤净重量,加上竹筒本身的重量,估计有20斤,扛着20斤的重物走山路,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这些天他们缺水缺怕了,所以全部都打了鸡血一样,完全没有怨言,甚至一路欢声笑语。

    回到海边的营地之后,其他人员也都已经在他们之前回归,清点了一下人数,并没有人遗漏。

    野猪的尸体以及两名遇难者的遗体,也都被他们搬运了回来。

    看到这两名女生的惨状,原先因为收获而兴奋的众人,瞬间沉默了下来。

    虽然他们都跟着两名女生不是很熟,甚至至今不知道她们的名字,但是兔死狐悲,看着她们死得这么惨,所有人都不可能熟视无睹。

    要知道,他们当中很多人都是第一次看见死于非命的尸体......

    所以当刘洪军提议好好安葬她们时,并没有人反对。

    于是众人在海边的地上挖了一个坑,将她们的遗体埋葬下去,并且有人用木头给她们刻了一座碑。

    上面写着:“落难者韩玲与郝灵菲之墓。”

    只有这十一个字,别无其他,因为木碑面积有限,根本刻不下太多的字。

    不少落难者都在坟前拜了一拜,祝福她们得以安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