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给书墨设套

    第三百零二章给书墨设套 (第1/3页)

    在南阳府罗家镇大营中,南阳营的三位统领——赫飞、书墨和楚格围坐在一张摆满丰盛菜肴的桌子旁。

    在吴世恭的汝宁营中,并不仅仅是以朝廷的官衔作为区分军官和兵丁的标准的。汝宁营是把包括百人队副队长在内的以上武官称为军官的。

    而十人队的队长和副队长,还有三年以上的老兵,他们就形成了一个类似于现代军队中的士官阶层。而下面的就是一般的兵丁了。当然,一般兵丁中,也分为辅兵、新兵。一年老兵、二年老兵等,他们的待遇也各有不同。

    不过在士官以下,所有的兵丁待遇相差不大,但只要进入了军官阶层,军饷、福利、包括军中的饮食标准都会大为提高。所以,在汝宁营中,都把士官阶层升为军官的过程,戏称为“登龙门”。

    而成为军官也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每半年从士官中挑选出一批表现优良的,到吴世恭的亲兵队去培训半年至一年时间,然后再分配给各支部队成为低级军官。因此,士官进亲兵队也被戏称为“上龙船”。

    吴世恭并不刻意追求什么待遇上的官兵一体。反而,他认为就是应该给予那些贡献大的军官以大大超过兵丁水平的良好待遇。

    其实这做法也是很有道理的。看看汉武帝时的两位名将——卫青和霍去病吧。当时他们在军中的威信都相当的高。

    不过卫青是和士兵同食后寝的,但霍去病除了一件酒泉事件比较有名以外,他率领军队时,根本就不管士兵吃着粗劣的食物,自己却一直享受着精美的美食,甚至出外打仗,还随身带着一批大厨为自己服务。可是他们俩对匈奴的作战中却都是连连获胜的。

    这说明什么啊?这说明了,其实士兵对将领的要求很简单,士兵们只要求将领把他们自己平安地带回家,士兵们只要求将领率领着他们自己打胜仗,获取丰厚的奖赏。而士兵们就根本不会理会将领是不是吃的什么,穿的什么。

    吴世恭的汝宁营追求的不是表面上的那种待遇平等,他追求的是机会均等。汝宁营的每一位新兵在一入营的时候,都会由他们的军官给他们宣读详细的晋升标准。只要达到了标准,每位新兵都能够晋升。至于能不能够晋升,那就要看各自的努力了。

    于是在汝宁营中就形成了一个很良好的风气。基本上每一位兵丁和军官都在努力训练,提高自己。而且在汝宁营中形成了一个积极向上的士官团体,还有一个有着很强荣誉感的军官团。所以汝宁营才会发明那种看起来有些脑残的红眼战术。

    因此,今天南阳营的三位统领吃得这么好也并不奇怪。当然,今天的桌子上也没有酒。一般在汝宁营的军中,饮酒是绝对禁止的。所以这三位武官也只好以茶代酒了。

    喝了一口茶,楚格对书墨说道:“书爷。你这大营外挖得又是沟,又是坑的。我的骑兵每次进出都是提心吊胆的。这也太过分了一点儿吧。”

    书墨是一翻白眼,回答道:“这有什么办法呢?这大营的土墙才垒了两丈高,而且都没银子买石块砖石,现在也只能够草草地砌了土墙底下两尺左右的地方。而等那土墙风干都要一、两年时间了,现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