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七章再次诈降

    第四百一十七章再次诈降 (第1/3页)

    山西是明朝的一个军事重镇,也是明朝兵器制造的一个重要基地。而后世赫赫有名的晋商就是依靠明朝边关的盐业《开中法》发展起来的。

    关于盐业发展史上影响巨大的《开中法》,这不是本文的重点,所以这里就简单介绍一下:就是商人提供边关的明军粮草,以换取盐引作为报酬。

    粗看起来这似乎是一个多赢局面的良法,可是钻空子可是任何时期商人的强项,到了明末,最终出现了一批通过盐引豪富的大盐商。而吴世恭打过交道的那群扬州盐商,很多人的祖籍也都是山西人和徽州人。

    而当时的徽商和晋商是大明朝最富有的两大商团,徽商主要靠着自己身处鱼米之乡,而晋商就靠着边关贸易了。

    到了明末的时候,明朝的禁边令已经是形同虚设,大批晋商把盐粮、盔甲兵器等物资贩卖到关外的蒙古人手中,甚至直接贩卖到后金的手中,而后金则从与自己相好的蒙古部落中得到了大量军用和战略物资,付出的却都是后金从关内抢掠来的财物和关外的特产。因此毫不夸张的说,晋商的发展史就是明末华夏民族的血泪史。

    所以这时候的晋商都胆大妄为到了向关外的鞑子卖盐粮、盔甲兵器的程度了,那么向关内的乱匪卖些兵器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呢?

    当然,这些兵器的价格相当贵,基本上是市价的七、八倍。可就是这么贵的兵器还往往会断货,因为逢到后金大批采购兵器的时候,晋商可以把这些兵器卖出十几倍的暴利来。

    所以当这些河南的乱匪得知能够用五倍左右的价格买到刀枪兵器的时候,他们顿时踊跃采购。要知道,那些乱匪之间可不是一团和气的,可以说他们之间每日里都为了各种利益,在发生大大小小的征战。

    而深受现代武侠影响的现代人可能都不知道,只要是冷兵器。再怎么样的神兵利器,只要激烈地战斗几场,那兵器撞击砍砸以后也会报废了,所以河南乱匪的兵器缺口是特别大,毕竟真是到了打仗的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