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二章判断失误

    第四百三十二章判断失误 (第2/3页)

争毕竟不是按照自己制定的计划来进行的。万一到时候,农民造反军中出现了几万上次汝州之战中出现的狂化战士呢?那么只有一万六千多人马的汝宁军也不一定挡得住,所以事先也要安排好退路。

    第一条退路就是汝宁军的主力撤回汝宁军本部这里,那就会处于内线作战的态势。可以随时支援汝宁军防线的各处作战,力争保住汝宁军控制区的安宁。

    第二条退路就是在形势绝对不利的情况下,重点守住南阳叶县、罗家镇大营和龙眼镇基地这一线;汝宁府北部山区一线;恶虎寨、千户所堡垒和余子琏的县城这个铁三角;还有汝宁府城和汝宁军大营这一线。

    而这样的话,归德府包括府城的大部分地区就要全部放弃了。汝宁府的南部地区也将全部放弃。但是保住的这些地区都是汝宁军所拥有的产业和矿业的重点地区,只要熬过去,那么汝宁军也不会伤筋动骨。

    幸好现在是冬季,田地里的庄稼也全部收割完毕,只要把汝宁府南部的屯田山庄农奴全部撤回来。就是让农民造反军在那些放弃的地区反复践踏,最多也就是损失一些房屋。至于灾后重建的问题也不大,现在的汝宁军就是不缺劳力嘛!

    而只要保住了汝宁府城,按照明朝的规矩其实也算是勉强保住了汝宁府全境平安。汝宁军即出击作战了,又保住了汝宁府城,那到时候朝廷和河南巡抚玄默也不能够问罪到汝宁军的头上吧。

    至于身后的大运河和中都凤阳,到那个时候也只能够让他们自求多福了。反正那里也驻有重兵。与农民造反军作战的事也将由他们头疼去吧!

    当然还有一种最坏的结局,那就是第二条退路也保不住,那么也就没有其他想法了。吴世恭到河南地方的所有努力算是前功尽弃了。还是带着全家往南方逃吧,能够在这明末乱世中多活一天是一天吧。

    不过既然这样计划好了。那就要做好最坏的打算。归德府那里反正有归德府知府和赵铭去担心,那里也有一定的兵力。而汝宁府的南部地区就要早做准备了。

    首先就是要说服汝宁府知府关可颂。可这应该问题不大。在明天的议事中把农民造反军的声势说的大一些;把巡抚派来的周参议威逼汝宁军一定要出征的态度说的严重一些。只要最后能够保住汝宁府城和城中官员的安危,估计关可颂也不会说什么反对意见的。

    至于人员和粮草物资的撤离,反正明天就让邓启帆这些文官安排下去,能够往汝宁军大营这里撤的尽量撤,撤不了的,反正在汝宁府南部有着姜工头监制建造的两个以堡垒为标准的大庄子。加上那里的两个县城,只要进驻集中起来的两个民团和那些护庄、护路队以后,总能够支撑上一段时间,等待着汝宁军主力的救援。

    至于地方百姓,那就得靠关可颂安排了。不过就是时间紧一些,要在一个月内安排完毕。还好,汝宁军对于这种紧急情况也早有预案,到时候反正按照预案来,有什么人不听话的,那就军法从事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