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九章还是财政问题

    第四百三十九章还是财政问题 (第2/3页)

还不仅仅如此。如果那路农民造反军不在归德府城下纠缠,直接绕过府城开往铁三角地区,再配合东路来攻的农民造反军,那铁三角立刻处在腹背受敌的境地了。

    我们已经知道,堡垒群的防御并不是一个个堡垒孤立地建造在那里的,而是需要一支机动的部队支援游击进入堡垒群的敌军的。

    可现在能够机动的部队只有钱绮率领的归德军团一千七百多人,而且他们又要面对着腹背来攻的农民造反军。所以唯一明智的选择就是把这支机动部队也撤入堡垒。保存住自己的实力并加强堡垒的防御。可这么一来,铁三角将会完全失去抵御敌军的作用。

    可这么一来,合兵一处的农民造反军二十万大军就根本不需要攻打铁三角这三处堡垒,他们只要“呼啦啦”地冲入汝宁府,那汝宁军的根本将会受到毁灭性的打击。

    所以,现在的汝宁军已经不是要考虑剿灭农民造反军的问题了。他们应该选择把汝宁军的主力撤回汝宁府,依照农民造反军的动态,从内线出击,维持住汝宁军控制区的安宁。

    可这么一来,马上又要面临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怎么样从眼前的这三十万农民造反军的眼皮子底下安全撤退。那也只有一个办法了。就是立刻决战,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这三十万农民造反军打垮。接着急行军回汝宁迎战另外两路的农民造反军。

    可吴世恭最痛恨的就是决战了。现在这情况,对面的农民造反军肯定不会乖乖地列阵野战的。面对汝宁军的火器和骑兵,他们一定会依靠大营并修建大量的工事与汝宁军殊死搏斗的。

    不过就算双方的兵力相差悬殊,就算汝宁军是攻打坚固的大营,吴世恭也坚信自己的汝宁军一定会获得大胜。可这么一来,汝宁军也肯定避免不了重大的伤亡。

    而这也涉及到了汝宁军的另一个软肋。

    现在汝宁军的每一名兵丁在参军以前都受过基础的军事训练。而吴世恭也统计过,要培养一名合格的兵丁,需要他们在护庄、护路队里,以及在汝宁军军中训练长达将近一年的时间,而炮兵和骑兵这种技术兵种的训练时间将会更长。所以每一位兵丁对于吴世恭来说都是相当宝贵的。

    但这还不是最主要的,更为主要的还是财政问题。

    在这次出征以前,吴世恭连同邓启帆与内书房的那些账房算了一笔帐。首先这次汝宁军是全军总动员,吴世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