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二章烟消云散的三边军

    第八百三十二章烟消云散的三边军 (第1/3页)

    此次开封大捷,也给了崇祯皇帝和大明朝廷打了一针强心剂。崇祯皇帝立刻要求河南的汝宁军和黑云军加紧追击。更严令三边总督孙传庭的秦军加快出潼关,夹击在河南府的李、罗联军。

    在年初,当汪乔年兵败身死,崇祯皇帝从诏狱中重新启用孙传庭时,曾在召对时问他需要多少兵?而孙传庭《铁窗泪》已经唱了三年,对外面的情况不了解,以为农民军的力量还是同当年一样,因此随口回答:有五千精兵就够了。

    可是孙传庭到了山西一了解,农民军已经是势大如斯,而秦军已经名不符实,于是他的战略思路立刻转变为,拥兵拒守陕西,不愿出潼关作战。

    到了六月间,开封被围,崇祯皇帝多次催促孙传庭赴援,孙传庭总是强调兵饷不足,无法出关作战。并上疏道:“非练兵二万,饷百万不可。”

    这个上疏一下子把崇祯皇帝给激怒了。自从崇祯元年的袁崇焕开始,这些统军的督师屡次三番是先夸上海口,占据了职位再说。接着就向朝廷层层加码,并要挟朝廷,有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样子,这怎么不让崇祯皇帝怒火中烧呢?

    相比较而言,虽然当年的杨嗣昌总是要求巨额的粮饷供应,但他总没有欺骗崇祯皇帝,这矮子里拔长子,也怪不得崇祯皇帝如此信任他呢。

    确实,这次孙传庭可能不是故意欺骗崇祯皇帝的,但是崇祯皇帝也不会管那些客观原因。他认为孙传庭是出尔反尔,因此就在奏疏上批示道:“原议练兵五千可以破贼,何以取盈二万?且百万之饷安能即济?但得饷一月,便当卷甲出关。共图歼荡,不得过执取咎。”

    在这种情况下,孙传庭就有些无可奈何了。在诛杀总兵贺人龙整饬军纪后,他就加紧练兵,准备以三边兵力出关同农民军决战。

    可在这时。开封已经岌岌可危,崇祯皇帝急不可耐,下诏以巡按御史苏京监延绥、宁夏、甘肃、固原四镇兵,催促孙传庭出关。孙传庭再次上疏说兵是新募来的,缺乏训练,不能打仗。而崇祯皇帝拒绝考虑他的意见。于是孙传庭被迫出师。

    九月,秦军以总兵高杰为中军,另调总兵左勷、白广恩、郑嘉栋、牛成虎等部,共二万余大举出潼关。

    而在此时,李、罗联军已经在开封城受挫,他们退回到河南府以后。对于下一步的去向有些举棋不定。恰好在此时听闻秦军出关,李自成和罗汝才是大为紧张。他们害怕受到汝宁军和秦军的两路夹击,再次遭遇一次惨败。

    可接着李、罗联军却发现汝宁军在河南府的边境上停止了脚步,不再进逼,这才使得他们稍稍有些放心。于是李、罗联军就把次要部队安置到了河南府边境与汝宁军对峙,在其后又安置了大量的老弱妇孺,准备在汝宁军急攻的时候。用老弱妇孺纠缠住汝宁军的脚步。而李、罗联军的主力则是集中在一起,首先先对付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