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八章教子

    第九百二十八章教子 (第1/3页)

    现在的吴世恭,已经开始培养太子薛呈麟。只要是重要的国政,吴世恭总是要求薛呈麟在一旁观政。虽然因为战乱,薛呈麟的大婚拖到了穹源元年的下半年。但是吴世恭已经把他当成了皇储来悉心培养,时时刻刻都把他带在自己的身边。

    可是让吴世恭遗憾的是,在薛呈麟幼时,他一直不在自己身边。等到现在,薛呈麟已经被严格的贵族教育,培养成了一个性格老成的人。虽然作为太子,还是老成一些为好,但是父子俩之间总是感到少了一些感情交流,只要一碰面,谈得总是些国事。

    而听到吴世恭说起了对郑芝龙的评价,薛呈麟连忙用心去记忆。可是当他听到,吴世恭对郑家的舰队评价很高之后,一直受着陆权教育的薛呈麟,就忍不住提出了心中的疑问:“父皇!先生曾说过,华夏地大物博,诸物不缺。而开海是费糜财物,为玩物而白耗国力。所以明太祖才会禁海,后世诸贤良也坚持此前明祖制。可父皇又说郑家之船队日入斗金,那何言为真?我大平朝是否依然要禁海呢?”

    吴世恭见到薛呈麟除了多听多看以外,还开始思考起问题来,所以他的心中就很高兴。于是吴世恭就开始提问:“其实海禁之事很繁复。说此事之前,朕先考考你:你对兵事有何见解?”

    “兵事?”薛呈麟被吴世恭跳跃般的提问,问得是一愣。他想了一下,答道,“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所以依孩儿所见,用兵需谨慎。”

    吴世恭被薛呈麟那援引自《孙子兵法》的标准答案给逗乐了。他笑道:“麟儿,你所说的没错。但在一场战事之前,最难做到的就是知己知彼。如果只是想知道两军的主帅和兵力。你可以派遣探子查知,可你却很难判断,这场战事会否耗尽国力。所以说。用兵其实不光光是看将士,最主要的是看有没有钱。”

    “嗯?”薛呈麟立刻被这种新颖的说法给吸引住了。他立刻躬身行礼道:“请父皇教诲!”

    “其实你决定是否开战,除国之存亡时,不得不应战以外。一般就抓住一点即可——此仗是否赚钱。”吴世恭说道。

    “啊?”薛呈麟立刻惊呼出声。

    “别奇怪。”吴世恭笑着拍了拍长子的肩膀。接着说道,“其实只要打仗,那花钱就如流水。如隋炀帝三征高丽,耗尽隋朝国力,搞得天下俱反,以至于身死国灭。而明成祖南征安南,得而复失,就是因为所得之田税不及所付之军费。安南也变成鸡肋。为何如此?就是一个钱字罢了。”

    “可是……可是父皇所说,好像……”薛呈麟的脸色立刻变得怪异起来。说起话来也开始吞吞吐吐了。

    “你是不是想说父皇市侩啊?”吴世恭就笑着补充完全薛呈麟的话。

    “哈哈哈!”父子俩相对大笑了起来。

    “春秋无义战!”薛呈麟笑着摇了摇头,感叹道。

    “麟儿!”吴世恭接着说道,“圣人教义虽好,但其也有缺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